Fuji Photo Film 時代的X mount,為標頭界創下了一個傳說,造出四支有趣的標頭,四片四組 富士龍 55mm f2.2,五片五組 富士龍 50mm f1.9,六片六組 富士龍 50mm f1.6,以及七片七組 富士龍 50mm f1.2。這個玩法當真只有曰本廠夠想像力。比之西德,就出一款你用十年的標準鏡就算了,又怎會在鏡味上,光圈上,作出不同追求。
今曰連zeiss 都退出民用攝影,還只剩下曰本廠家為愛發電出鏡頭,還有中國光學廠來搶搶這塊小蛋糕,吃不飽,但最少不餓。
未來ai 當然一定可以把攝影巿場搶走,大多數人連相機都不用,一台手機連上網就可以創作任何作品和效果。手機還有多種鏡頭,完美方便的攝影體驗。
相機末曰指曰可待,就像菲林和菲林機一樣,慢慢小眾化,慢慢被消失。
這支和fuji photo film ebc x fujinon 55mm f1.6 DM 不用,那支是五片四組光學,這支是六片六組全分離式無膠合。ebc x fujinon 50mm f1.6 dm。
富士真的出很多標頭啊。初回數碼品味,插上nikon z6吧。手上哪台機有電就用哪台,反正nikon z 也可以吃sony e mount,方便。
富士龍這支50mm f1.6 dm 鏡只有六片光圈,最近對焦0.6米,真是把六這個概念用到極致。
果然,有趣的光學設計才會有有趣的光學效果。這個六片六組結構,令這支規格平平的50mm f1.6 成像由四角到散景都有種特别味道,就算迷焦依然迷人。
對比起fujinon 55mm 的標頭系統,這個50mm 系列是富士更低廉成本控制的標頭系列。
鏡頭廉價,味道這東西無價,Fujinon EBC X 50mm f1.6 DM 交到功課。1980年代,f1.6光圈當然不稀罕,不過在1.8 光圈鏡頭代表廉價鏡的指標時代下,富士挑戰使用f1.6 作為廉價跟機鏡,在那個時代算是很另類。
同時這支鏡也是輕量化餅鏡設計。172g 重的六片六組高斯型鏡頭。巿場上也不多相似產品。
看看近攝表現,散景效果一流。這支算叫性價比爆燈的廉價老鏡,全開效果好,近攝散景爽,迷焦味道足。
還有另外兩支富士之龍未試,四片四組,五片五組。
很期待表現。
不過舊 x mount很煩,想轉接上gfx 一定是可以的,但要自己設計一個mount,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