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 switar 50mmf 1.8 有很多個版本,作為熱愛便宜貨的我,自然收了一支很廉價的初代 Kern 50mmf 1.8。
網傳的生產情況如下:
kern switar 50mm f1.8 銀版生產1526
kern auto switar 50mm f1.8 銀版生產5784
kern macro switar 50mm f1.8 銀托版生產9173
kern macro switar 50mm f1.8 銀托版生產9173
kern macro switar 50mm f1.9黑漆版生產6303
kern macro switar 50mm f1.9日本產黑漆版C型生產83
怎說都好,此鏡光學確實有特色,很值得把玩。
一樣分別使用了SONY A7CR 和 S9 來試這支初代 KERN 50 1.8。
先上 SONY A7CR 的效果。
看中間光圈旁的兩組設計,就能感受到和一般雙高斯標頭不同的設計,應該,有不一樣的美態。
在日本大師的維修網站中,總結了此鏡的不同版本,外型,和設計,可見後期時,光圈所放的位置也不同了。
回來又看一下初代的人像散景效果。有機會,KERN MARCO 50 1.9 還是要收的,但找一支完美少少也不容易,應該說用廉價找一支,不容易。
在沒多少散景的環境,爆一爆小BOKEH,力盡了。
室內還是很難體驗KERN鏡的美妙。
最後轉用S9,來兩張看看散景感覺。
就散景的二線味看,S9 上使用,更有味道呢。此鏡改成了 M MOUNT,有連動,下回上 LEICA M9P 見識 KERN X CCD 的終極感覺。
人像攝影嘛,PS後,又如何?
就交給AI自動PS,看看,所謂人像攝影的未來,是悲觀?還是充滿全新的未來人生觀。
AI 最少很明白何謂網紅修圖味。
當越來越多攝影師使用AI,如像素蛋糕之流,就令AI更能掌握不同美感,不同修正的技巧。
最後,一秒調整,人人都是攝影大師,個個也是後期高手。
人人有功練,不再是周星馳的夢。
試過了方便的好,人也忘記了自己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未來的利益」。
在享受速遞廉價的拼多多商品之餘,也真如廣告所言「人類終將失去一切」。
想一次過試幾支鏡,還是拍人像方便。
入得太多,試得太慢。
未來,要加強一下,找一個新的試鏡方式,快點把手中的鏡試一次。
買得太多,玩得太慢,我死了怎算,盛品儒也不過四十多就掛了。萬貫家財,太浪費了。
我也時日無多,要更加珍惜時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