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同為m43陣營一員,期下頂級鏡頭,都是配上leica之名,令一眾玩不起貴奶的人,有虛榮感,可以平價入奶鏡玩。這支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4 已出到第二代了,應該是第一代不支持高像素的相機,2000萬像的m43,你想想像素密度差不多是等於4000萬像的全片幅相機了。不過我入手的是一代鏡,一來因為二代出,一代大量被人拋售,二千不到即可玩奶,二來,心存僥倖,用在olympus pen f上,應該不會太差吧。
二代leica summilux 25mm f1.4,要2019年十月才面世,現在看其設計,除了感受不到leica summilux的光學外,和一代也無大分別。
和上一代的mtf表對比一下,居然是一樣的。。。。看來二代就是提昇了高像素支持吧。
都在室內用pen f 加iso 1600全開f1.4試鏡。1/60快門,感覺pen f的防震比起用om鏡來得差。
對焦方面也非常不給力,只能用手動對焦,還勉強ok。
或者真的因為高像素的關係,全開f1.4,比之sigma 56mm 有點失色。
始終25mm 上m43不過50mm,f1.4的散景感覺還是不太夠。
第一次就可以用pen f跟名人攝影師試下鏡玩,開心,最不幸就是不記得帶120菲林,有機有鏡沒菲林影。
leica 25mm f1.4近攝表現,比中遠距好。
散景的話,要半身才叫有點看頭,味道嘛。。。的確有少少老鏡感覺的。有少少放射,有少少二線。
爆盡大頭的散景效果,看來f1.4,如果用25mm,m43散景還是很弱。
叫粗淺地試了一下leica summilux 25mm f1.4的前散景和後散景。
數碼拍人的樂趣是,可以不惜成本地,隨便快門打爆咭。用pen f拍,真的隨便得很。
感覺上,這支25mm f1.4的成像,氛圍都幾好,是和olympus的風格有點不同。
pen f 配panasonic鏡,拍人都幾好,有種膠公仔味。
雖然說等效光圈這個概念,但合焦的感覺,依然很淺。
最後,也用sigma 56mm f1.4拍了幾張,也可以對比一下。
基本上可以感覺到,sigma拍出來的,比較肌黃和高反差。。。sigma 拍人,還是應該拍白人啊。
最後回一張leica 25mm f1.4對比一下。。。不過,拍燈和化妝,更是比支鏡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