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nex 系列的初心本是小巧,可惜沒有om m43系統對餅鏡的追求,出了幾支小巧鏡後就全面巨大化。現在就算是主打小巧的fullframe機a7c 都非常巨大。本身要台隨身機ricoh gr3 是很好的選擇,但其伸縮的鏡頭,很易壞,又狠不下四五千入手粗用的決心。所以手上的nex 7 再次出山,配上n年前入手的sony e 20mm f2.8,整體大小感覺比之ricoh gr3 操作起來也不差。
這支鏡完全內對焦,小巧設計到nex 系統的巔峰。0.2米的最近對焦,30mm 的等效視角,都叫很實用的街拍鏡頭了,放入衫袋,進進出出,大小剛好,全無難度。
三輪操作,iso,快門,光圈隨心所欲,基本上足夠方便,唯一比較差,只是nex 7 的高iso 性能比不上新世代的cmos吧。當然,當年也沒需要玩靜音快門,nex-7 的快門聲可是異常響亮。
此鏡精彩處在於使用了三片非球面鏡,還有七片全圓光圈,保證了變形像差修正問題,加上六片六組設計,全無離膠風險,勁實用。0.2米近攝花花玩散景全無問題。我想配在最新的zv-e10上,效果應該不錯。
小巧的機身組合,最適合就是落雨時拍攝。sony 20mm f2.8 近攝的感覺比中遠攝時的表現,好像更佳。
至於nex-7 的發色表現,也不太覺得有何問題,看來沒有a7 時代的灰味。
由於全程是f2.8 鳩拍,所以沒有去感受其七片全圓光圈到底有多強大。
nex-7 始終是十年機型,就算拍raw,推光暗位也無可避免有強烈噪點,當然,縮圖無懼,黑白無懼。
舊機就是舊機,雖說軟件的升級能令解raw的水準及處理提高,但也是有其極限。不過2022年用nex7拍raw 解raw,一定比2013年用nex7 拍raw解raw 更佳。
不知道雜噪點的多寡和cmos的年紀有沒有關係。
使用彩色模式不能得到干淨影像,這點自然教人很遺憾。
動態捕捉方面要用高速快門及高iso,多沙石,避無可避。有何解法?
那就拍黑白吧。
一轉黑白,無論多少噪點,都是舒服,嘿。
nex7 就係輸個對焦,不過黑白相嘛,中不中焦都開心。
全球氣候反常是不是真這一點也不用太多討論,十一二月,還可以在大帽山春雨綿綿29度高溫拍雲海曰出,不認為反常也是反常吧。
開機,快拍,速度和ricoh gr3 沒得比,但人窮,沒法,繼續享受nex-7的初心吧,買了十年也沒多用用,對不起sony。
十年前的sony cmos 還是要用光來創作的世界,現在的sony cmos 賣的是不夠光也可以創作的世界。
十年間,變幻無常。
買買賣賣器材的話,感受未必有如此感觸,就是要在2022年用一台十年前的所謂高階機,才感受到那種時代的眼淚。
當年買得好貴啊....攝影果然是用光的藝術,錢都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