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Zeiss Jena 80mm f1.8 有兩個版本,一個是Carl Zeiss Jena DDR Pancolar 80mm F1.8 auto 前期型,另一支是 Carl Zeiss Jena Prakticar 80mm F1.8 MC 後期型,窮人如我,當年入手當然是後期型。後期型膠感強,廉價味濃,加上PB MOUNT 口,當年如同蔗渣價格,必入手毋用思考。最重要的一點,後期型的最近對焦是0.65米,而前期型是0.83米,在單反年代,近攝是很重要的哦。
PB TO EOS EOS TO M M TO Z TZM02 天工自動對焦,用NIKON ZF 的人面追焦AF-C 來感受一下重達 310g 連上接環400g 的80MM 焦段鏡頭,自動對焦暢不暢快。
作為一支1979年的東蔡鏡頭,是否有 PANCOLOR 級的味道?前期型和後期型的成像差別大嗎?外國高手一早TEST,好像,沒差別,而PANCOLOR 的味道,又好像沒有50MM焦段強烈。
有時候,有一些鏡頭的前期型和後期型在成像差別上,散景氛圍上,分別都會好大,如後期型時代,鏡頭廠的光學進步,會改善了邊位的光學,令到鏡頭設計配方好像一樣,但散景可以完全不同。
不過此鏡前期型和後期型的出廠時間也不過就兩年間,技術變化應該不會很大。早期型是1977,後期型是1979年。
此鏡前後期的版本都同一個光學,六片五組,經典設計。
ZEISS JENA 兩大神鏡,PANCOLOR 55 1.4 PANCOLOR 75 1.4 一直都想收,可惜價格居高不下,還未有緣享用。如果有鏡頭廠廉價復刻就一流了。
同樣ZEISS JENA 由1888年開始,就有很多經典設計,如能有廠一一復刻就更一流。可悲的是,這永遠只能是幻想,沒巿場沒錢賺的事,商人又怎會做。
看富士都轉行賣化妝品就知,相機業務?菲林業務?真為錢看,九牛一毛。
有點意外此鏡的解像力,遠攝比近攝好,近攝還有層霧氣。
鏡頭AF效果一流,一切有賴天工TZM02和NIKON ZF 的強大,配合起來,對焦一點也不含糊。
此鏡使用不對稱雙高斯結構,中心位的稅利度算是很可靠。
散景是有點老味,但又覺得太工整。看來要逆上GFX中片幅數碼才能解放極限。
鏡頭在 F1.8 時,四角解像力略為弱了點。不過沒多少色差。
近攝爆一下散景。散景的感覺,和兩支 PANCOLOR 神鏡還有差距。
CARL ZEISS JENA 鏡群感覺都很不錯,現在有NIKON ZF 這台對焦神器。試鏡工程忽然變得很巨大了。
東蔡的鏡頭以前都賣幾百元,說菲林時代,單反時代的鏡頭發色,成像,很垃圾。
不過到了這個後數碼時代,鏡頭對成像的影響,再也不如當年大。
此鏡唯一不好之處是六片光圈葉,如果有全圓光圈就很美好了。所以日本古村的KOMURA 80 1.8 炒價很高,因為此鏡的光圈就很圓。
還是期待下回轉接上GFX上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