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 Rodenstock 50mm f1.9 DKL 光學和 KODAK 50MM F1.9 DKL 一樣,原來,是有點不一樣,都是六片四組雙高斯,但成像和焦外都不同,還要沒有KODAK 50MM F1.9 中焦的那一份銳利。
外國論壇說和愛展能 S1 50MM F1.8 成像很像,有平替散景味道。
Rodenstock 50mm f1.9 DKL 另一個有趣地方是逆光,那彩虹味道的逆光,還真可惜獨一無二地有特色。
DKL 白銀鏡頭的世界,又小巧又廉價,但這支卻不便宜,EBAY上都要幾千元,有點不太值。
小光圈沒人權,鏡頭只有F1.9,叫人怎用。今次套個接環轉M,試試在NIKON ZF 玩自動對焦,爽一波先。
這逆光的彩虹味道,比離膠的反光,更精彩。不是很有特色嗎?
散景味道還真有幾分 angenieux 波波味,散景邊有少少亮,綿密的堆疊感覺,又的確有平替FEEL。
銳利度是不如KODAK,但氛圍味遠超KODAK 50 1.9。
AF 效果,使用起來很爽。
夜攝的味道,也很好。有時說,一支鏡頭好不好,很玄學。
也確實正確,畢竟 MTF 好,也不代表拍攝表現好。
一個人十優狀元,成績好,也不代表生活好,幸福又開心。
有時POP UP 的立體感覺,就是要一些鏡頭,MTF表現不佳,才能呈現。
不實拍,不玩玩,還真不知。
老鏡色彩如何?試幾個多彩的場景。
好,DKL 老鏡,又怎能缺少黑白的效果。
黑白之下,果然氛圍感加倍了。
最後要多謝一下,LENSFEVER 大師借出此鏡給我驗證平替傳說。
https://www.instagram.com/_lens_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