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M.ZUIKO ED 300mm F4.0 IS PRO 入手很久,但一齊沒插上勁一點的相機試玩600MM的世界。終於懶閒閒機會到,可以插上 OLYMPUS E-M1X 陳年 OM 旗艦機試一下傳說中 OM 的陳年最強野生遠攝野生攝影組合。6級防震,600MM 等效焦距,F4 光圈,一萬五千元不用的一機一鏡組合,重量輕鬆,手持自在,一等一的好配搭。
比機身性能,2040萬像素的 E-M1X 自然比不上現在的OM1 MK II,強勁,但也可以手持拍5000萬像素相片,用起來,爽度和廉價,更重要。
機身,鏡身的SIZE 就和一台機插上70-200MM F4 差不多尺寸。用起來輕輕鬆鬆不用操肌再來操機。另外加1.4X 2X 這兩個進階玩法就留待下一次再享受。
先來感受一下防震防塵防水防滴防壓力的野生攝影感受。
此鏡還有1.4米最近攝影的特性,拍昆蟲也極開心。
現在有了支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0-6.3 IS 近鏡,輕鬆等效1200MM,在沒有錢的情況下,OM 300 4 都可以上2X 有1200MM F8。
先在街邊拍拍看,600MM 的焦距,雖然M43有細底原罪,但不重要,600MM 的感覺依然開心。
Olympus 300mm F4.0 IS PRO Pen F試鏡
上回用PEN F 試,實力真的弱一點,現在上E-M1X,科技果然是科技,數碼升級後,效果完全不一樣。
想十幾年前OM 一出M43,令到無數鏡頭進了轉接流。
可惜,現在已被時代取替,但AI 大興,如果M43和AI 運算結合,會否在未來翻盤呢?
拍無限遠,景色解像力一流。果然M43還是要新款的機型才可以突顯鏡頭的實力。
M43資深玩家說,PAN鏡用PAN機,OM鏡用OM機,看來是有點道理。
解像力強了多少?看原圖自行評估一下,原圖按此<-- 60線的解像力,真的不凡。
ISO 6400 的表現也不差,是有沙石但看着也舒服,以前高ISO 也是M43原罪,今天已經不差,如果用AI Denoise 的軟件,成像效果更佳。
某程度2040萬像素像素不高,但當今世道,也不過是互聯網各大社交媒體傳一下圖,給你16BIT RAW,也只是壓成8 BIT JPEG SHARE。沒多大意思。
M43 SENSOR 的解像力,其實都足夠好了。原圖按此 <--
M43機身的對焦系統雖常被用家笑背景先決。但用起來嘛,都OK啦,還可接受,當然,如果捕捉被攝體強一些,更佳。可能就要用OM1 MK II了。
機身有趣的地方有雀對焦,車對焦,人臉對焦,就是沒了喵喵星人對焦,太可惡了。
所以就拿貓星人來試鏡試機吧。
中焦之下解像力一流。可惜,中焦不中焦,不保證啊。
有近攝,又有600MM 的逼力,拍貓剛剛好。
那,玩回OM強項,打雀呢?
低光的場合,拍幾張雀,拍時以為不中焦,但結果卻是中焦中得噹噹聲,意外。
畢竟是逆光暗黑的樹底。想不到對雀的辨認如此出色。
就算暗位中的細雀,對焦都很精確。
高ISO是弱一點,但無損雀毛的細節表現。保留RAW檔,等未來 AI 大乘之日。
有RAW萬事足,要何畫質,還不是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