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的世界,或者因為 24MM 和 易死的發音相近,賣價比 28MM 通常都便宜一倍以上,就算是單反時代已死亡,但單反鏡頭,28MM 鏡依然貴價,如NIKON 28MM F1.4 E 就比 NIKON 24MM F1.4 G 貴。
CANON EF 時代也沒有 28MM F1.4 L,CANON EF 24mm f1.4L II USM 是唯一選擇。現在二代鏡頭已跌到三千多,有了CANON R5 II,入手EF鏡,剛剛好。
寶劍贈英雄,紅圈配奸狼,還是CANON EF 鏡頭的大小造型和 RF 相機最夾,巨巨外型的CANON RF鏡,我還是不愛看。
配上四千多萬像素,這支二代 CANON 鏡,解像力又如何呢?
看MTF嘛,未必能見識到實力,但全開光圈時,中心到邊位的解像力還好。
按 CANON 介紹
「EF 24mm f/1.4L II USM採用全新10組13 片鏡片光學設計,配有2片高精確度大口徑非球面鏡及2片UD超低色散鏡片,有效減少變形等像差問題及修正色散,大大提升邊緣影像質素。
鏡頭同時採用近似取材自飛蛾眼睛結構的全新SWC塗膜(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次波長結構塗膜),由眾多大小不一的錐型結構所組成,厚度只有200-400微米。其漸進式折射率令入射光能以最佳角度由空氣進入鏡片,即使光線的入射角度很大(常見於廣角鏡弧度較大的鏡片),仍能有效消除眩光及鬼影。
鏡頭採用後組對焦設計,配以環型超聲波馬達、高速CPU及更先進的自動對焦演算法,提供高速、寧靜的自動對焦效果。最近對焦距離僅0.25米;鏡頭的圓型光圈葉則能營造柔和散景。其防塵防水滴設計亦大大加強鏡頭的耐用性,為專業攝影師帶來至可靠表現。」
這支鏡其實都已算是老鏡頭吧,2008年的產品,17年了,一個人都已長大成人,很不簡單。
在全新的AI對焦之下,追焦中焦效果好,解像力又一流。
總體來說,這支和SONY GM 24MM F1.4 比,效果自然有差,始終是差了很多年的技術。
老鏡24MM F1.4 光圈全開,SHARP度可以的,但散景的綠邊,沒法避啊。
24MM 嘛,就不談鏡味了,當追回當年CANON 的 EF 頂尖感覺,現在才玩,是遲了點,但美好,並不會遲到。
入 CANON R5 II 當入一款菲林,這種心態就會覺得很經濟,體驗不同相機帶給不同鏡頭的全新世界。
就算二萬入機,但拍二萬張相,也就一蚊一張,都是比玩菲林便宜。
有貓眼對焦,此鏡追拍喵喵可比單反年代用,更強大。近攝F1.4下,邊位是箭頭散景,未必人人討喜啊。
總體來說,以三千多能買入玩,是好鏡一支,有點缺陷,也令成像有點不一樣的老味。
想不到,現在連CANON EF L 鏡都是老鏡了。
但新鏡的完美效果,美好得太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