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non EX Enlarging Lens 鏡主要就四支,唯有 Fujinon EX 50mm f2.8 叫大一點光圈。所以一般人都改這支鏡上 M MOUNT娛樂。放大機頭一於用來放相或者拍一些SCANNING工作。當年FUJIFILM 自己廣告說,這支50MM 非常強大,中心到邊屌打他廠。
基本上,威名所在,不改不行。現在有NIKON ZF,改完轉上天工TZM02,玩AF對焦,放大機頭的全新世界,正在等人沉淪。
使用俄仔筒改上m口,前面就接全系列的富士放大機頭都沒有問題。只是其他鏡光圈太細,會不會玩,這才是問題,或者轉接上gfx? 轉接上中片幅120菲林?
那又是後話了。
今回,是放大機鏡頭的af世界。
放大機頭理論上,設計最愛的工作距離是近攝兩三米內,但用來拍照,兩米外的不完美,不正正是最值得人玩味的世界?
看回富士在當年的自家小冊子公佈數字,這支富士ex 50mm f2.8 的中心解像力高達80,強不強大,schneider rodenstock 和nikon 都收皮。
不過,由數字看,可以看得出,人家追求的是平均,而不是中心突出四角收皮....
光學是基本的雙高斯,六片四組。
可以看看當年的介紹。看似是屌打一切的存在。
好了,又看一下在nikon zf 上的表現如何。
號稱中心解像力驚人哦,那要中央對焦,爆一下中心的解像力。
原圖按此 <-- 中心的解晰力真的不弱,古文獻沒說假話。
近攝最強,當然要試試近攝的解釋力。再近爆一張。
原圖按此 <-- 這美麗的鬼妹妹,清到數毛毛。
是否意味著中距離,幾米開外的成像就差一點?
原圖按此,看起來,細節過渡還在。都ok的。
原圖按此,畢竟是室內工作距離用頭,戶外的復雜光源始終是有影響。
總在說中心成像好,是否邊位就不太ok? 交給nikon zf 的 af 自己玩,邊位中焦的表現,又的確差少少。
但,這種中心成像,和邊位成像的落差,好明顯是鏡味的由來。
因為差異化,所以令人有驚喜,如你去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城巿,看到和深圳廣州一樣的民風,建築,生活模式。
只會嘆一聲,人間處處都天堂,原來我身在深廣,早已住進蘇杭。
現代鏡頭完美又同質化,總不如當年老鏡老思維搞特色設計來得有趣味。
手上還有很多不同牌子不同年代的放大機頭。有了nikon zf,還有af 對焦。
挖出來亂插鳩影的衝動,一發不可收拾。人生,最重要難得衝動。
放大機頭本身用於scanning printing 放相等用途,鏡頭對色彩的控制都有針對性的調校。
拿上nikon zf 一用,nikon zf 打出來的色彩分佈很好。紫有紫色,藍有藍色,紅黃分明,出色。
或者 50mm f2.8 在2024年已不再是何有趣規格。
但鏡頭的歷史味道,依然醒目。
f2.8 光圈不大? 下回試試轉接上gfx 4433片幅上,再體驗多次。
不過,gfx上,就是另一個「MF」富士ex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