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Epion 310 Z 24-70mm 是台1997年的垃圾機仔,APS機身,殘幅用鏡頭。不過那時代的殘幅又未必很殘,反正不是多少錢,試試拆鏡頭種在筒身上數碼用的效果。
這種改法,焦段就鎖定了,但沒所謂,最重要是體驗不可能變可能嘛。
這類垃圾的傻瓜機很多,一二百元收收十數台,變焦的傻瓜機如同垃圾,在這個垃圾CCD 數碼機都能炒的時間,這堆傻瓜機可惜了,生錯了系統,沒多少價值。
又膠又廉價的外型,呵呵,難怪沒巿場。
垃圾就是垃圾,一支變焦鏡,拆解硬改之後,連鏡頭本身變焦的強項都失去了。
但,這效果有點風味。
這時代,連用閃光燈不開防紅眼都可以叫紅眼氛圍感。
那我這種殺機取鏡垃圾成像,也應是一種垃圾氛圍美。
邊位成像,不必期待,沒有期望,才見精采。
本身此鏡光圈就不大,也不是玩景深的好選擇,改鏡的動力因,實在不足。
只是當是玩個實驗。
光圈不大,近攝也沒多少睇頭,當然,拍得爛也是一個因素。
殺機取鏡的樂趣就是在想不到的實拍效果。
FUJIFILM EPION 310Z 能在SONY A7CR 上重新,實拍鳩影。
這是我的福氣。
也是鳩影鳩試的奇妙樂趣。
新鏡就是新鏡,本就玩不到的拿來玩弄,無上快感。
毫無懸念,又到黑白時間。
黑白就是好。
垃圾鏡,拍出來都能接受。
好,又鳩試完一支。
又輪到下一支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