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 攝影世界 > 鏡頭 > Contax > Contax G35 > 正文
Contax G 35mm f2 Zeiss七枚玉的全新AF世界
2025年01月02日 Contax G35, Nikon ZF ⁄ 共 1752字 Comments Off on Contax G 35mm f2 Zeiss七枚玉的全新AF世界 ⁄ 被围观 510 views+

Contax G 35mm f2 被無數ZEISS 愛好者尊為神級鏡頭,LEICA 七枚玉的結構,加上 T* 蔡味的不一樣感覺。無數人改成 M MOUNT,玩那如同自虐的黃斑連動。

明明是一支自動對焦鏡頭,變成玩手動對焦好像有點浪費了鏡頭的設計初心。

幸好,現在有NIKON ZF,配天工即可玩AF。馬上插上 CONTAX G35 又再試一次。

 

CONTAX G 系統的這支CONTAX G35 我個人來說很喜歡,不是中心SHARP到邊的鏡,但味道一反傳統ZEISS鏡,結果,玩了很多次,每次都覺得有不同的體驗。

今次就是再體驗一下 NIKON 的AF享受。

 

話說自己在挖櫃時,發現有買過CONTAX G TO SONY E 的AF 環。頂,一次都沒有用過。找天要試一試。不知SONY A74 還可以使用嗎?

接環不升級,相機又升級太快,很多事,還未玩就已淘汰,世界走了太快,是樂,也是苦。

 

  

國內現在出了不少國產七枚玉鏡,POLAR 的七枚玉,還有新的廉價七枚玉,Mandler 35MM F2,連品牌名都使用 Walter Mandler 光學設計師的大名。有點串。

還未有緣份入一支來試。那就繼續用CONTAX 蔡司七枚玉,頂頂心癮先。

 

再重溫一下日本人對此鏡的美譽盛讚。

及之前鳩玩 CONTAX G35 的紀錄。原來,對上一次把玩都四年前了。

Contax G35 x Sony A7R2 薄玻璃

PLANAR 35mm m mount 菲林享受

Contax G35 城門水塘JK散步

Contax G 35mm f2 戶外JK Test

CONTAX G 35mm f2 蔡司七妹M Mount

Contax Planar 35mm f2 蔡司七枚玉

Contax G35 人像街拍自娛

G35xG16 contax沖繩遊

Contax G35 沖繩遊攝

contax g2 黑白世界

CONTAX G35 G系最強標頭

持有CONTAX G35 都十多年,好像從來都沒有真正理解過此鏡的實力。這就是我不想賣鏡的原因。

人生的每一個時刻,都好像能和鏡頭有與別不同的互動理解,對鏡頭下的世界,有全新體驗。

 

  

時間,都不是恆定,時間也不在宇宙中平均流淌。因為觀察,一切也就不同了。

鏡頭能被人使用,成像,感覺,風味,一切也都會不同了。

就像 Steve McCurry 拍攝了阿富汗少女,NIKON 105MM F2.5 又好像進入了不同的世界。被無數人提升到了另一種感覺高度。

雖則二手巿場價錢沒上升多少。這和貨源也有關係,只因當年太好賣,此鏡存世超多。

 

  

使用AF功能下,發現中焦位超SHARP,而合焦點在F2時,其實景深很淺,過少少就迷焦了。

 

  

焦外的旋味,對,這就是CONTAX G35 的感覺。

 

  

四角的成像味道,令人有一點移軸後的效果。

 

中焦效果有幾SHARP?用原圖來說明吧。原圖按此 <-- 2400萬像表現。

 

  

關於此鏡被曰本攝影師評價為「黑中之黑白中之白」,有關這一點,試了多次,仍未感覺到。

時辰未到? 要繼續努力磨合。

 

  

網上言論,攝影書的記載,如同歷史,你沒法證錯,也就只能先信着,看看曰後如何。

所以,考古很好玩,能發現很多真相和秘密。

但有些事實,會影響很多現行人類的利益,那複雜的人脈關係圖,識法,又何必破法,算了。

像人吹八枚玉九枚玉如神級,七枚玉是散景之王,leica 夜神之玄味屌打奧林巴斯山上眾神。

又如何?

買支自己試試,才明白的。

 

  

這些老鏡頭也不算很古老,一二十年至八九十年,很多還能二手買到,自行test。

考古破法,可以輕鬆完成,有菲林,有電腦,有軟件,自家弄個小光學試鏡室也不是不行。

但有時,有些真相,就如像道德經在馬王堆出土一樣。

最古老版的道德經,和現行版居然差了不是一星半點,簡直是哲學理念大崩潰。

那你說信哪一個版,馬王堆帛書版就最古老,但現行版就最多人解過經,最附合道教,各大利益團伙的利益。

生命,總是要在謊言中茁壯成長。

 

  

最後來個小科普。就抽一句,商人們最愛用來掛在辦公室的那句,說到好像水為財一樣。

先看現行版本: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再看馬王堆帛書版本。

「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静,居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若水,治水,是否一致?

利萬物要不爭。

還是要有靜?

差别都很大。尤其是中文。

人云要看上文下理,那就更大件事,處處不同點更多。哲學大崩解啊。

2025了,唯有在攝影考古路上,繼續鳩攝漫索,逍遙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