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gtlander 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 L39 當年入手,在菲林上用,邊位其實都一般般,數碼上就更差。
S9 入手後,邊位解像力總要試一試。福倫達 15MM 我入了兩代,一代 L39,三代 改了光學的也入了一支。
三代不用說,數碼有優化,要玩,還是要看一代。
手上這支是銀版,配S9弱了少少,但大小都OK。
就算邊位成像不佳,但 15MM 嘛,天下無所不包,用來做玩具鏡頭街頭鳩拍都叫有點爽度,配上老周的近攝神力環,加強了少少復古味。
本以為邊位成像很差,居然,好了很多,文字都叫清晰可見,不是SHARP到炸邊,但起馬比之以前在數碼機身上好了很多。
回顧一下 L39 這支15MM 的表現。
Voigtlander 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 初代目
R3A + Voigtlander 15mm F4.5 + Kodak E100S
Voigtlanger Bessa R3A+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赤柱行
Voigtlanger Bessa R3A+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電車之旅
Voigtlanger Bessa R3A+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第一回出戰
又對比一下 15MM 三代的表現。
Voigtlander 15mm f4.5 三代 最強110度廣角
Voigtlander Super Wide Heliar 15mm f4.5 III Leica M9表現
VM 15mm f4.5 III 12mm級的Xpan Wide味
福倫達 15mm F4.5 三代目的AF世界
失光問題,無可避免。但更重要是,最少邊位解像力保持到水平,驚喜。
陳年小光圈的15MM鏡,好玩的地方在於,強制要你玩慢快門娛樂。
S9 X 15MM 的視界娛樂,不俗不俗,邊位成像合理,又是一個意外興奮。
小巧廣角,本身,也不是追求OTUS級中心SHARP到邊的表現,就算ZEISS ZF 15MM,也不見得邊位成像就屌打宇宙。
不同的相機就像不同的菲林,開啟了全身的攝影體驗。
數碼時代的娛樂,也更多元好玩。
要繼續沉迷S9到撚鏡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