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繼續gfx 50R 中片幅試135鏡頭時間,騰龍 35mm f1.8 SP 上回影完菲林,有點失敗,今次用數碼,應該無死。失敗罪證: https://chan.nds.hk/blog/?p=10589。試完tamron 35mm f1.8 和 85mm f1.8都cover 4433 sensor,都很想入tamron 45mm f1.8 vc,但二手價又由1500回昇,慾望又下降了。買新鏡,不想浪費錢。使用天工af接環上fujifilm 的gfx機身,談不上快,最少還算可用。
感覺很匹配,最少是35mm,上了gfx 變成了廣角鏡。還是f1.8,解像力又夠,又是富士原廠沒有的規格。一二千元二手價格入場可用,絶對是cp王。
騰龍作為副廠鏡之王,最出名就是近攝,這支tamron 35mm f1.4 vc 近攝一樣出色。
結合5000萬像素的解象力,無話可說,沒投訴。
現代新鏡,就是一陣干淨感覺。
四角的失光,是失光,有意推一下光,就會消失。看在邊位的鐵柱,解像力依然上乘。
日光日白之下,對焦快,中焦爽,銳度夠,解像足,好鏡好鏡,實用指數,100%。
而f1.8的光圈效果,在ff機身上,可能太垃圾,但上到gfx中片幅,秒速變成勁鏡。
進入日落的時間
說明要試下騰龍35mm f1.8 的散景,夜晚自然是最好。
中遠距離,解像力依然出色,邊位還要不錯,以135鏡頭來說,好強。
大大的散景波波,由中心到邊位的變化。
這散景有沒有味道??? 我想,35mm在gfx是wide了一點,如果用45mm會更好。
收現代鏡,有時真是講緣份,緣份到,就可以平收到了,畢竟,香港不是太多人用騰龍。
這幾年,香港人有錢多了,連sigma的好二手鏡也很少碰上,指sigma art。
作為cover 4433 sensor中片幅機身的存在。
sigma art 40mm f1.4
tamron 45mm f1.8
真的好爭扎。
還是那句,緣份到,自然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