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flex 126 系列有七支鏡頭,由25MM 32MM 兩支45MM 85MM 135MM 200MM ,我就沒收 25 和 200,但剩下的鏡頭,我想COVER GFX 都沒有問題,200MM 應該都是能COVER,但又少見又貴,不值,先玩一下其他便宜的鏡先。CONTAFLEX 126系統很有趣,ZEISS 在45MM 推出了兩支鏡,一支PANTAR,一支TESSAR。45mm f2.8 pantar 是三片三組的結構,應該很有MEYER 三片味道?不知道,逆上看看。
鏡頭本身也是餅鏡設計,比起CONTAX TESSAR 45 2.8 CY 鏡,更加餅,因為少了對焦和光圈的控制。126片幅比135 細小,可以想像鏡頭線數會比135高,那這支持45MM F2.8 不就比CY 版本那類天塞鏡更加SHARP??
好可惜,幻想很美好,現實極骨感。
5000萬像之下,很柔和啊
ZEISS 的三片鏡,又沒多少MEYER三片的味道,難度配方有點不同?
散景感覺好像也沒多少MEYER 波波味。
人人手機在手,都是自己人生中的街拍大師。
散景轉接上GFX,也不會很誇張,波波有其特別味道,不像MEYER 三片的泡泡散,中心成像的銳度又不算太高,比之32MM,有點低。
散景三重奏,不同迷焦的效果。
三片鏡嘛,迷焦也是美,所以主力玩捉拍,連MON都不望才叫自在,最自在是因為用轉接環調焦筒,連標呎也沒有,都不知自己拍甚麼,更爽。
老鏡就有這個好處,因為不是以柔和散景為目標,就算迷焦,成像效果也隱約有齊細節,都幾OK。
像「德興海味」,明明在散景之中,效果成像依然很明顯。
世上鏡頭眾多,一一品味自然不易,但能試過日夜隨行,伴我走最後一公里,都幾好。
真正香港,就要有真實的霓虹,CONTAFLEX 126 系列都是WEST GERMANY 產品,德國風情,來拍香港味道,特別舒服。
新鏡追SHARP,老鏡追味,很多人連DSLR 和無反都可以爭一餐死,誰強誰弱重要嗎?最重要你都在手,魚與熊掌,現在都很便宜,BOTH啦。
之後就試一下CONTAFLEX 126 45MM F2.8 TESSAR 和PANTAR的差別先。
有時,有缺陷的ZEISS 才有菜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