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lta A 是1955年千代田推出的菲林機,鏡頭四片三組,CHIYOKO 45MM F3.5 這個規格也值得一拆。殺機取鏡改個M MOUNT,玩玩自動對焦,毫無壓力。
有了無反機身,又有了天工對焦,還有了 3D PRINT 的技術,殺機取鏡改裝當年鏡頭,上數碼機品味一花一世界,一鏡一宇宙的難度,又降低了。
這個世界,好快就會淪為破壞文物的戰場。
今回又可以好好感受一下六甲山當年的標準光學實力。
那個時代,MINOLTA底氣十足,連包裝盒上都透露著六甲山山峰的霸氣。
這支快接近七八十年的老光學鏡頭,實力如何?就讓NIKON ZF 配TZM02,AF 對焦,帶我走一回旺角。
四片三組,會是TESSAR嗎?就算一樣的光學設計,不同的曲率,玻璃,鍍膜,焦距,光圈,也會令一切不一樣。
不愧是黑白年代的鏡頭,高光的表現,連白柔FILTER都不必用了。
光圈F3.5是不大,但焦外和氛圍感,也有一點大光圈鏡味道。
原圖按此 <-- 看個燒鵝的解像力,不差,真的不差。
殺了不少鏡,的確是用不了這許多。
但,重心不是用,是「有」,是「玩」。
至於拍出何種照片,照片能否得獎?
一切,不過是副作用。
快樂,由想殺,肯殺,去殺,再檢驗把玩這一個過程,已被完美充實,填滿。
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