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µ mju: 可以說是 Olympus 相當出名的一台傻瓜機,1991年推出,賣了500萬台。當時的賣價為三萬七千日元。
鏡頭設計簡單,還有很強的近攝能力。光學設計三片三組,很經典。
繼續種入 OLYMPUS WIDE 35 殺機鏡中,抽個前後玉即可娛樂還有全圓光圈,快捷舒服,就是外型嘛,銘環嘛,可以自己 3D 打印或者用黑咭打印。
先貼紙手寫個記認,再慢慢美化。
三片設計的 35MM,一般都會中心SHARP,邊位畫質弱。
這種缺陷,特別有立體感。
µ 系列算得上是OLYMPUS XA 系列的進化版本。
四角邊位表現果然弱雞,或者因為SONY A7CR SENSOR?
怎都好,整體表現感覺幾好。
有味老鏡,迷焦感覺都一流。
Olympus µ mju: 都有幾代,一代就F3.5,二代就F2.8,有機會也可以再改一支。
olympus µ mju-1 35mm f3.5 這支鏡頭不算差,看來當年能賣500萬台是有點吸引力,畢竟當時世界大量傻瓜機,也不缺你這一台。
老鏡老光學,街拍就是鳩影,迷焦亦有feel。
近攝的散景,不錯。f3.5,不會有多誇的波波,但鏡頭的邊位劣化,加重了少少散景口味,剛剛好。
彩色世界品味完,又是時候見識黑白了。
今次的黑白味道還可以。
邊位的劣化,是 sony sensor 的痛。有機就試試用sony a7r2 試試,可能改了薄sensor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