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ca AR 50mm f1.4 在GFX 上試了幾張效果,散景感覺意料之外地獨具個性。忍不住要轉接上 SONY A74 上看看 135 片幅上的效果又如何。
又是TEA TIME 落樓下鳩試幾張,是很難看到鏡味,不過沒法,鏡癮大又時間少,盡力了。
很多時寫的試鏡文,和拍攝時間沒多少關係。之前拍了不少美女,用來試鏡,都一張未露,沒法,美女相。。。。直出,死硬。
試鏡最煩的是,如果直出,其實大多數的相就如本網一樣,不堪入目的。為何人說電影拍出來的畫面有電影味,後期啊,PS 啊。
而各大廠找名人試機試鏡,不後期,直出,又要有感覺,我想除了轉黑白,沒多少可能在色彩上,有一種令人一見就想買的慾望。
看回上次中片幅上,KONCIA AR 501.4 的效果。標頭無弱旅,中了無忌網毒的我,入了不少標頭,多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最最罪不容赦的地方,是我買了幾十款標頭,居然十多年了,也沒試到一半。。。。好過份。
Konica AR 50mm f1.4 小西六的標準美
而不同的機身,GFX,135片幅,APSC 機身,全都插上一次感受鏡味的話,應該可以玩到2046。
標準試一下不同光圈,逆光之下的解像力,和眩光。按光圈看原圖。
標頭無弱旅的另一個解釋是,支支鏡收光圈 F8,就不是垃圾了。
進入鳩拍時間,看散景,嘩了一聲,波波的堆疊加上二線性表現,很重口,很過癮。
KONICA 最出名就是櫻花菲林,拍人有櫻花肌色,嗯。。。。KONICA 的鏡,在數碼上,應該不會吧。
街拍都光圈全開 F1.4,現實嗎?不現實啊,而且我要玩捉拍,估焦,但,享受就是這種缺陷美的開盲盒感覺。
等待心中想要的畫面出現,不及拍到我意想不到的畫面更開心。
大多數人都認為,散景二線性太強,很干擾畫面。
大多數人認為的,就算是對,也不太關自己要享受的事,攝影從來都是很私人的事,自己開心最緊要。
Konica AR 50mm f1.4 光圈全開是有點柔,但柔得來不能說不清晰。基本的解晰力還是有的,或者,說是KONICA 聖光,可能更舒服點。
飄完一波彩色,又看看黑白味道。
黑白的世界,果然能把鏡頭的缺陷轉危為機,不藝術的,都藝術了,二線性的問題,好像也不再是問題。
要加快速度把手上的KONICA AR 鏡全都試一試才行,支支的缺陷美都很有個性,想不到啊,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