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graphy Nour Triplet V 64mm f2 光學大師級玩法
2024年01月05日 Nour Triplet V 64mm f2, Sony A7 IV, 俄國鏡頭 ⁄ 共 2665字 Comments Off on Lomography Nour Triplet V 64mm f2 光學大師級玩法 ⁄ 被围观 633 views+

Lomography 出的art lens 系統主要都是要復古光學又玩出各種藝術味道,一般來說用來拍人像是最佳的選擇。今次Lomography kickstarter 集資出的這支 Nour Triplet V 64mm f2 說是繼承了科學家 Ibn al-Haytham 的理念所推出的一支無反鏡頭。是比較可惜,不是nikon f 或canon ef,不利轉接在不同機身上用。所以我只能入手e mount,最少,sony ,nikon z 可以雙修。

 

一到手就試試能否逆上gfx中片幅,成像圈是沒有問題,問題在法蘭距,因為是e mount 關係,全放入gfx mount 口內,可以拍十米內左右吧。但此鏡包括三重變幻光學效果,soft,classic 和bubble,使用bubble mode 的話,居然能到無限遠,看來逆上gfx 娛樂可成現實。有空加固一下轉接位,就可以在數碼中片幅上享受了。

Nour Triplet V 64mm f2 唯一不好的設計是對焦環放在鏡尾,扭動極不方便。

  

鏡頭上刻有 Hasan Ibn al-Haytham 的大名,是lomo 的造神運動嗎?? 那下一回會不會出墨子光學鏡頭呢??

 

  

鏡頭設計使用雙光圈系統,本身跟鏡的光圈使用了全圓光圈,怎收都圓,福心啊,lomo。另外也送一大堆的光圈葉片可放鏡尾使用,最實用就是那人像專用的波點柔焦光圈吧,還有拍電影用的鵝卵型光圈。

不過在135片幅上玩,f3.5好像不夠味,轉上4433片幅才更能突顯此鏡的缺陷美啊。

  

今次很少有地lomo 公佈了光學結構圖和mtf,是對自家製造投下了信心的一票嗎?

 

 

 

三種型態下的mtf 表,classic 成像表現最高。作為一支玩味鏡頭,lomo 今次交足功課的。可惜我沒前景可以試鏡,唯有繼續去九龍公園走一圈吧。

 

  

一來不客氣了,先找個路牌試一下三種型態的焦外變化,差别還真的非常大,如果計上特色光圈的效果,三三該九,變化無窮。

 

  

再看近攝的波波效果如何? 喂,一樣出色喎,三個型態各有味道差異巨大,Hasan Ibn al-Haytham 確實好野。把三片設計玩出了花來。據說是第一個捕捉球面像差的人,那玩弄球面像差,應該就是此鏡的任務了。

  

  

先來一組classic 散景在不同光圈的變化。

  

  

接下來是bubble 散景。各級光圈表現。總體來說,sony a74 三千多萬像素,此鏡還是可以支撐的。

  

  

soft 狀態下的表現,拍人一定很爽,全開f2 的soft 實在威猛,比黑柔白柔更加暴力復古港風。

接下來又到free style 時間,按lomography 的介紹玩法,鳩舞一下這支 Lomography Nour Triplet V 64mm f2

 

  

據lomo 所說,使用此鏡,你可以感受球面像差的三個層次,進入光學曼妙成像的殿堂。

「與大多數鏡頭不同,我們的鏡頭旨在帶你踏上創意之旅,你不必再局限於單一風格!使用球面像差調節環,你可以在三種像差級別之間無縫切換:夢幻柔和的 Soft、擁有經典美學的 Classic 及獨特的 Bubble 效果。當穿過透鏡邊緣的光比穿過中心的光聚焦得更靠近透鏡時,就會出現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這種像差會產生華麗的縹緲霧氣和柔焦效果。在負校正值(under-corrected)時會使畫面「發光」;在理論校正值(corrected)下,拍攝對象會在漫射背景下變得清晰;而在正校正值(over-correction)下,則讓拍攝對象在獨特的 bubble 散景下展現出極清晰的影像。」 

 

  

我比較奇怪在為何鏡頭定位是64mm 這個神奇焦段,難道是lomo的特殊宗教信仰?? 但lomo說,這是人像攝影最佳的焦段領域。

「64mm 的焦距達到了傳統 50mm 和 80mm 人像鏡頭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使攝影師能夠靈活地在各種場景下捕捉令人驚嘆的圖像。這枝強大的鏡頭能夠拍攝獨特人像照,在不同像差級別和光圈值下,皮膚紋理增強同時保留自然的外觀和復雜的細節。 採用虹膜式光圈和六個標誌性 Lomography 後置嵌入式光圈片,可實現各種藝術散景效果,攝影師可以在近至 0.6m 的距離拍攝出出色的照片,並在 f/2.0 到 f/16 之間切換。 其獨特的球面像差控制使拍攝對象閃閃發光,創造令人着迷的主體和背景分離感。」

 

  

看看lomo 是如何介紹此鏡的三種效果。

「Bubble 散景效果 —— 創造令人著迷的主體和背景分離感

在令人驚嘆的模糊背景和獨特的 Bubble 效果下呈現無與倫比的清晰度。 在夜間拍攝燈光圖案或在與拍攝對象保持足夠距離,最大限度地提高 Bubble 散景效果。 在全光圈 (f/2.0) 下,你將能夠在聚焦區域實現卓越的清晰度,並具有強烈​​的背景效果。 為影片添加戲劇性、迷人的層次,吸引觀眾並將他們帶入任何場景!以獨特的動態感和光線突出特定主題的簡單方法。」

 

  

「Classic 散景效果 —— 捕捉永恆的攝影美學

打造迷人的漫射背景,突出你的拍攝對象,在邊緣形成柔和的光暈,同時又不影響中心的清晰度。 特出拍攝對象的特徵,與背景分隔。 增加光圈值可提高整個畫面的清晰度,非常適合建築拍攝或更經典的風景。 這種效果適用於拍攝短片時的各種用途,從戲劇性和風格化的場景到紀錄片、產品影片等。」

 

  

「Soft 散景效果 —— 呼應柔和優雅的感覺

透過柔和的光線和輕微的旋轉散景,在整個畫面上實現迷人的柔焦感,營造出壯麗的場景。 賦予人像柔和的效果並隱藏任何缺陷。 使用此效果獲得超近距離效果,非常適合微距自然攝影或人像近攝。 對於希望帶出早期好萊塢電影效果的攝像師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創建富有表現力的場景,重點關注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繫。」

 

  

一鏡一眼一世界,但此鏡就自帶三種眼神,三個世界,玩味十足,比以前的lomo 鏡更具娛樂性。

最近對焦0.6米,是有點不足,無反又沒得加神力環,可惜了一點,如果有0.4米左右,會更好。

 

  

何謂一支好畫質的鏡頭,數據能告訴你答案,何謂一支好feel的鏡頭,永遠只有自己能給自己答案。

 

  

專心攝影不好嗎? less is more 不好嗎? 斷捨離不好嗎? 只對一個女人好,不好嗎?

好,好好好,都好,但我還是愛後宮佳麗三千眾啊。

一花一世界,一鏡一宇宙,天生人眼得一雙,但鏡後的世界,無雙。

 

  

有味的鏡頭,無論迷焦,中焦,都一樣令人傾倒。

 

  

 

這條街的飛天招牌,也好快就會消失吧。這個城巿能留下的就只有照片嗎?

 

  

放心,此鏡紫邊,綠邊,一樣不缺,不過數碼時代,要搞,也是幾下的事。

當然,愛jpeg直出,就要看機身給不給力了。

前置ps 和後置ps,誰好誰壞?

我看是人腦壞了,才會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