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I SERIES 好玩,同樣,早已作古的 BATIS 也一樣抵玩,平均也是四千元,比一支國產新鏡都不如。
是否ZEISS 日薄西山,還是SONY E MOUNT 一值一哂,怎都好,便宜就是王道。
索尼ZEISS,索西施,美好豔麗的保證。
BATIS 全系列鏡頭不多,18MM 25MM 40MM 85MM 135MM,獨 135MM 是APO SONNAR,好像很強大。
BATIS 85MM 不少人爭購說很正,但看人拍的相片又不太明白正在何處。
先爽玩這支 ZEISS 少有的 40MM 更開心。
可惜是ZEISS BATIS,鏡頭有AF,巨大了點,手持有點失重感,比之NIKON ZF 少了幾分平衡美。
40MM 玩殘幅,也就 60MM 視角,變身 60MM F2,拍起來,多了幾分蔡司的抽離感。
鏡頭味道又真的很不錯,配NIKON 殘幅都有種清新感。
難怪當年這支 BATIS 40MM F2 二手價高居不下,確實有點門道。
有鏡味的鏡頭,還是那句,迷焦,失焦下,效果依然出色,能感受到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比之幾千元買FUJIFILM X HALF 相機,為那一吋SENSOR加軟件拍出來的效果,打飛機打到上天。
三四千元買支BATIS 40MM F2 玩好過。
陰天試鏡,才能體驗鏡頭實力,下雨天就更能見識真昧。
Batis 40mm f2 CF 最佳準APO小菜頭廣角
Sony Batis 40mm f2 夜景小試
Sony A7CR 入手孫大炮逸仙百週年紀念
之前都試過不同環境玩,E MOUNT 鏡頭,上SONY,上NIKON,拍出來還真有少少差異。
很久沒上昭和,菲林多了幾款,LOMO 新出了一款1992 復古味菲林,貴是貴了點,但LOMO菲林的初心,忍不了,即購入。
昭和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菲林,好像很可口,唉,人類真的很愚笨,轉幾款菲林名字,就令消費者內心又爆起燥動。
和富士XHALF相機玩法一樣。
轉個軟件APP,馬上就是神機了。
不過現在135菲林的賣價比120菲林還高,玩不起,傷不起啊。
沒來幾年,這楝唐樓的佈局裝修越來越有文化氣質。
這個處處拆樓的時代,文化流失的衰亡期,多拍拍,多紀錄一下,這個香港吧。
嗯,也是我的生活,一生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