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m的電影鏡,以這支最為高價,因為聽說可以改上645等的中片機使用,16mm的電影鏡,那線性一定很高,用在sony a7r2身上,真的叫我充滿期待。忍不著,也要帶出來玩玩,因為那原裝遮光罩會形成黑角,所以除走了,無濾鏡無罩直打。
一出片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和日系鏡頭的表現真不一樣啊。
怎麽說呢? 應該說在不同的光線下,成像和色彩的變化都很大。當然,可以說是曝光設定的問題,但也可以說是此鏡的低曝和高曝對色彩的控制很特別。
Kern Paillard Macro-Yvar 150mm f3.3名為macro,拍微距應該有一手,但此鏡在a7r2上,f3.3全開時,成像居然是一般般的。
但不同光影下的表現很浮動,這是因為瑞士佬的性格難以捉摸?
要淡雅可以,要濃烈亦能,真奇妙。
基本上在不同的曝光值下,表現不停變化,而且差距還很大。
我發現少少的低曝下,此鏡的成像發色,特別濃郁舒服,看著就不同加什麼鮮艷mode了。
成像圈大的好處就是把人放在邊位,也不會太差,表現極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