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ron 三大vc 定焦,35 45 85 入手canon mount,主要都為了能轉接在gfx 中片幅上享受,但其實這三支本來是135片幅鏡頭啊。不接上135機身試試其本身實力,好像有點不太公道。好吧,裝上Nikon Z6 上試試吧。插上fringer 接環,可以使用鏡頭自己vc 防震或者機身的防震,不用思考,我相信Nikon z。
Nikon 自家z 系的50mm f1.8 號稱成像好,性價比高,但當用過無數的50mm f1.8 標頭,好像沒多少吸引力,相反45mm f1.8 巿場定位好點,多5mm 的f1.8,比之不特别的50mm f1.8 規格更有吸引力。
Tamron 45mm f1.8 Fujifilm GFX 中片幅解放
回顧一下上4433sensor的感覺。今次就上135mm,選了一個下雨時間,順手試45mm f1.8 tamron的防水能力。
和samyang 45mm f1.8 對比起來,自然超級巨大,單反和無反的鏡頭大小,真的是兩個世界。而nikon 在無反這個小巧的機身上,推出如同單反般巨大的50mm f1.8,也是領先世界。nikon z 50mm f1.8 有多巨? google 一下就知了,和這支tamron vc 45mm f1.8 轉接在nikon z 上差不多。
要試防震,當然要用慢門。證明效果還好,1/25 秒都沒大問題。
而tamron 鏡在nikon z6 上加上接環,追人面af-c 表現不算差,主因還是因為口罩,比較易飄走。
現在單反退潮,鏡頭超便宜,tamron 基本上放棄了單反系統的鏡頭,這三支當年tamron 號稱省招牌之件的鏡頭,差不多都一二千就可以入手。整體上來說,買一支無反鏡都可以入三支龍鏡了。
感覺上,tamron 在nikon機身上的發色感覺,完美展現人文味道。啊,就是那一股騰龍味,令人懷念。
新的對焦系統真的很好,人面對焦很容易助你穿玻璃,以前在單反年代,很難想像。隔著玻璃,不轉手動基本上很難中焦人面。
有防震,就能更加好地玩慢門,同樣,這在單反時代,很難玩得好。
相機的防震娛樂,在現在有liveview的時代,最好玩。比當年只能在ovf中自我幻想,強上太多。
tamron 45mm f1.8 鏡身的防震其實都好強,不過忘記了試,可能比機身的防震更好。
下回有機會,就再試試鏡身防震的威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