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x Q7 由2014 年入手都快十年了,最近又給魔獸迫姬勾起了Pentax Q7 的轉接娛樂,拿出來試一試手上的d mount和c mount鏡吧。入手的pentax Q7是1000套limited套裝,當年9000入手,全數鏡頭齊全。誰想到之後居然會出一支賣價近萬的pentax Q mount的ultra wide鏡 08 WIDE ZOOM 3.8mm - 5.9mm f3.7-f4。手上還差這支沒收,上網看看八年後的二手價錢,還要4500.....沒人性.....
當年入手時,同時買入了很多d mount鏡和c mount鏡,都是些連m43都沒法cover的鏡頭。買得愉快,但全都沒試放在家封塵。看來是時候帶出來見見世面。Pentax Q系出了兩代,Pentax Q10和Q7,Q10 的片幅轉換是x5.6,即10mm鏡會變56mm。Q7是4.5,10mm鏡變45mm。
重新在倉底挖出Pentax Q7 和一堆D mount鏡,先試Kern 13mm f1.8先吧。D mount鏡當年的菲林極細,鏡頭線數不差。pentax q7 sensor 雖小,但都有1200萬像素。以比m43 細一倍的sensor來說,像素真的不低。D mount 當年Pentax Q系未出時,簡直就是垃圾價,也因此當年入了不少有趣的大光圈鏡,如zunow 38mm f1.1。
2014年買入時都沒拍過開箱,盒掉之前,就隨拍幾張留個念想。全套收齊,獨欠08 wide,但沒怎去試鏡,慚愧。
pentax Q7 食盡像素的比例是4:3。很多d mount鏡的試鏡,鏡玉都比較好,像這支Kern Paillard Yvar 13mm f1.8 使用上四角好像有點黑角,我想應該是被鏡筒前端所擋。
kern 13mm f1.8 這種D mount鏡有個好處,放上pentax q7 上用,成像圈有少少不足,就會有一種散景感覺,f1.8 在pentax q7上不算很大光圈,但一樣能有一種3d pop up 感。一切就源自成像劣化。
有攝影前輩說,年紀越大,就愛越玩越細。有些人說的是相機和鏡頭。
我就玩片幅,越玩越細底......回塘。
所以擔心使用pentax Q7 玩不到散景感覺,是多餘的憂慮,只要使用老鏡,成像圈不足的鏡頭,一樣快感無限。
近攝的解像力,好像強得我沒法投訴,1200萬像拍花有這個表現,收貨了。
個人認為pentax Q7 另一個好玩的玩法是吊在航拍機上,飛上天玩, 又輕便又可以換鏡,玩航拍,爽過DJI 配hasselblad lense。
pentax Q7 用來轉接老鏡頭來夜拍,電子快門反而是一個問題,什麼問題? 不說jelly effect,單是閃頻就夠煩。
D mount的宇宙自然很遼闊,鏡頭便宜,品牌又高尚,各大名廠的鏡頭,比之C mount,或者arri 更加便宜。一一細味,也是樂趣。很可惜,pentax ricoh 放棄了這個系統,不再出後繼機。否則再出台可換鏡的dc仔。以當今的cmos 技術,應該識飛。
1200萬像夠用嗎? 真有心,放入軟件插插值,提升一下,一樣可出大圖。
原則上,品味一下d mount鏡頭,才是玩pentax Q7的初心吧。
小巧到可放掌心的相機,便宜過一杯咖啡的鏡頭。
這個組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