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shiroku Hexar 50mm f3.5 日系Tessar味
2024年06月02日 Konishiroku Hexar 50mm f3.5, Leica M9P ⁄ 共 1045字 Comments Off on Konishiroku Hexar 50mm f3.5 日系Tessar味 ⁄ 被围观 326 views+

Konica Konishiroku Hexar 50mm f3.5 L39 這支 旁軸 TESSAR 鏡,在光學結構吸引力不大,但在收藏意義上,日系 TESSAR,小西六的愛好者角度,應該要買一支的。當然單就光學上論,上海 50 3.5 的三片版好像也很值得入手,但要找一支靚玻璃亦不易。

 

體味日系天塞感,自然要用德系CCD機身。剛好今日入屯門,剛好又天雨路滑,剛好我又不必離開輕鐵站,真是一個剛剛好的試鏡時間。

 

當年這種TESSAR鏡出過不少,F3.5 光圈在今天沒所謂,還可以逆上GFX,但在當年用在菲林上,我個人不是太喜歡。但那個時代,能拍到,能包入景深很重要。

 

 

此鏡唯一有趣是一枚有十片光圈的TESSAR吧。

有興趣了解一下當年日系旁軸鏡頭的歷史,可以看看日本仔寫的

「国産Lマウントオールドレンズ残酷物語&復活の狼煙」

 

  

只有F3.5,ISO 400 也HOLD不住快門,天陰有雨,玩玩慢門吧。

此鏡是1950年代推出,都差不多七十年啦,時間過得真爽快,拍出來的感覺也不俗,果然TESSAR就是TESSAR,雖然悶,但穩定。

 

這麽多款輕鐵,最愛這款,金屬感一流。可惜,走塑時代,輕鐵也變成了膠型態,很諷刺。

  

老鏡頭的過渡配CCD的味道,在現在這個CMOS的數碼世界,都是老東西了。

 

  

這款膠感車身和當年的金屬車身一比總像個玩具。就像現在的膠感新鏡和Konishiroku Hexar 50mm f3.5的金屬感一對碰,十分兒嬉。

 

有時一個城巿的進化,不是看更新換代得有多快,而是人文化成的活動,能否更見風味。

當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自身優良的特質,慢慢變成劣性基因,改變等於進化?本身就是個笑話。

 

TESSAR 的中心解像力自然沒問題,原圖按此 <-- F3.5 都不SHARP,天誅啦。

  

  

不過老天塞鏡又不如新天塞畫面平整,如此這般有有味少少。

 

  

 

在鏡頭不完美的時代,我們追求成像完美的鏡頭,在鏡頭成像完美的時代,我們追求不完美的成像。

人類還真下賤啊。有了,在身邊的,就總是不好的。

 

  

其實佐敦很多好景點,屯門也有,青山散步都拍很多,不過我又沒太大興趣拍美一個地方,因為這個時代,拍好了一個地方就會變成景點,之後就會壞滅。

像之前推介人拍7-11的一個招牌,說這間可樂主題7-11有味道,友人拍完人像,紅了後,連遊客都來拍,7-11 不勝其煩,拆了。世上很多無恥打卡人,一副唯我獨尊的嘴臉。

最後,一拍兩散。

老鏡頭,當然要LEICA M9P 來幾張黑白。

 

  

 

  

 

  

  

下回就到逆上GFX時間,看一下成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