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無聊,入手了宮崎出的 DAGOR & PROTAR 兩支鏡頭,都是宮崎伯的歷史光學復刻系列,一樣都是40mm f6.3,之前只在135片幅上玩,都未有逆插上GFX看過表現。40mm f6.3 這個光圈數值在135片幅很惡用,不知轉接在gfx 上,有何效果。
兩支都有macro 功能。上次兩支直接在m系機上做對比,今次就分開來插上試,我窮,沒有兩台gfx 50r。
DAGOR vs PROTAR 宮崎光学40mm決鬥
兩支鏡的小巧試鏡,放在gfx 巨碩的機身上,很難操作,或者是因為這個m mount 接環太型的問題。
40mm 變 32mm,人文焦段哦。
宮崎伯對兩支鏡的光學分析。單看mtf,dagor版是出色很多。
好吧,進入鳩試時間,左面是dagor,右面是protar。
protar 的cover 表現,感覺上好像比dagor好。
兩支宮崎光學 40mm f6.3鏡頭,光圈太細,基本上都在景深之內,無太大對焦壓力,也沒多少散景味道。
最大挑戰是光線不足。
同一台富士機,評比兩支鏡的風味....認真,不太看得出。
反而有幾個共通點,首先在5000萬像的機身上,解像力都不錯。其次,就是逆光表現都得差。
作為一支玩具鏡,光圈又細又貴,唯一入手的理由,可能只有是致敬傳統光學結構這一個原因。
難怪此鏡不好賣,只因可供玩味的功能太少。
反而用來玩macro 小物攝影,可能另有一番滋味。
對於細光圈鏡頭有何獨特魅力,小弟太年輕,未懂欣賞。
但這兩支鏡用來在gfx 片幅上做街拍鏡頭蓋,則表現尚可啦。
這兩個經典結構,看來在數碼攝影時代很難生存下去了。
光圈太細嘍,不合巿場潮流。
總算在gfx 上試了一回DAGOR & PROTAR。
心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