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光學的歷史銘鏡系列是有趣的,今時今日在m mount上還能玩一些過百年的vintage光學設計,現在只有宮崎了,當然,你把老鏡改落m機玩也是一個方法,但老鏡大多數都很大支,改完完全沒有小巧便攜的m 系味道,宮崎就剛剛好補充了這個空白。
有幸入手這兩支40mm f6.3的宮崎光學鏡頭,一支是protar結構,一支是dagor結構,單就mtf表看起來,dagor是sharp很多的。
MS Optics Historio Prot 40mm f6.3 macro
MS Optics Historio Dagonar 40mm f6.3 Macro
兩支都有macro功能,可以扭到0.6m,在m機上,0.6m算是macro嗎? 或者這是宮崎伯的想法。
dagonar明顯比protar那支高近50%。看完日本大師的40mm dagor vs protar對決,忍不住自己又想試試,反正6.3光圈,都近乎超焦,一於把leica m6和m3 鎖在一起,玩兩卷菲林看看。菲林是kodak ultramax 400,就算400度,快門也沒試過可以1/500秒,好惡用,主要可能近周以來天陰有雨。
只是,怎樣可以手持使用呢??
貼上封印解除貼就可以了,阿賴耶識限制消失,leica 雙鏡捉拍始動。
重溫一下兩鏡的差別。
真AA TEST now。兩款百年光學歷史鏡鬥的對決,好令人有發掘的衝動。
上protar,下dagor,就按這個規律去吧。
當然,可能會出現leica m3快門比leica m6不準的情況,出現曝光差異也不奇。始終手上台m3沒有1/125,只有1/100。不過,試鏡的野,隨心啦,不要太強求,又不是要出書代言。隨行隨拍隨試,斜就斜了,都懶得轉水平,這才真實嘛。
由於菲林大家都是ultramax 400,都是同一時間沖片,就肉眼所見,dagor是比protar sharp少少,也反差高少少,也暖一點。
f6.3要去捉拍移動的目標,就有點難,由於m3是倒掛用,按快門總有點不習慣。
全卷都用f6.3,忘記收光圈試鏡了。測光以手上的m6為主,看來m3快門是慢少少,曝光曝多了一點。
dagor 40mm f6.3 四角失光明顯一點。
叫作找了一個好位看鏡頭變形控制吧。不過40mm,沒什麼變形都正常,但百年光學的變化....經典也不一定差的。
這種試鏡相最怕出現的是手震吧,一張震一張不震,唉,我的私處中心。
當然,這種雙機拍攝近攝就會出現視差,不過差別不大,f6.3,沒差啦。portar和dagor在這近攝紅棉下,可以看到散景風格有很大的差異。而天氣方面,紅棉盛開綠葉未落,真是肉眼都可見的全球暖化危機。
不知由何時開始,垃圾筒是香港攝界的立體感指標,不可不拍。
大家對的士紅的表現。總覺得是不是scan 菲林時的問題,差別咁大? 但應該是一齊scan,打相應該都同一個設定的。
感覺上dagor的景深比protar 深,在大家都是f6.3之下而言。
人山人海,試色最好。
曝光可能真的同一個1/250快門下,leica m3是比leica m6慢一點點。
瞬間之樂,不求意義,只能影到。
一戴一露,香港是我家味道。
用這個方法玩aa test幾好,如果兩台相機的快門曝光都一致準確的話, 尤其用廣角鏡,正好試。有機會,試試21mm f4.5 biogon對決,contarex 21mm vs zeiss zm 21mm,真日德對決。
或者是靈魂的惡夢,不知為何一用細光圈拍攝,就有lomo上身的感覺,好鬼。
protar有立體感,還是dagor有立體感呢?
看藍,看色,都算中近距離的效果。
看複雜光源下的低光環境表現。
百年老鏡,當然要拍一點百年風格的景物。
全卷菲林唯一的0.6m近攝,f6.3散景爆盡。
玩aa test不用把鏡換來換去,真是舒服開心很多。
兩小時極速試完,封印真係解除了。
最後轉貼一下百年光學的經典吹水文。
dagor
「Goerz Dagor DAGOR:1892 由戈爾茨公司(Goerz)的埃米列馮豪伊(Emil Von Hoegh)設計。據信該鏡頭最初是為蔡司公司設計的,但被拒絕採用,設計方案被賣給了戈爾茨公司。戈爾茨公司認為該設計方案還不錯,於是任命馮豪伊接替剛剛去世的卡爾莫瑟(Carl Moser)作為公司的首席鏡頭設計師。最初鏡頭的名稱是 “Doppel Anastigmat Goerz”,1904 年根據首字母縮寫名稱被改為“Dagor”。在 Dagor 鏡頭為期兩個月的專利申請期間,蔡司公司的魯道夫博士也在為一項幾乎與 Dagor 完全相同但從未發表過的鏡頭設計方案申請專利。蔡司公司曾經短暫地生產過一款名為 “Statz Anastigmat” 的鏡頭,與 Dagor 鏡頭也是幾乎完全相同,但後來這款鏡頭被 Anastigmat Series VII 鏡頭所取代。
Dagor 鏡頭由兩組對稱的粘合三合透鏡組構成(即為2組6片結構),最外部兩塊鏡片為正像透鏡,內部鏡片中的一塊專門用於校正球面像差,其餘鏡片的主要功能就是產生平直像場。由於鏡片與空氣的接觸面僅有4個,因此鏡頭的耀斑現象非常輕微,反差效果比較好。儘管該鏡頭以銳度和超大影像圈著稱,但在其影像圈的邊緣仍然存在著結像偏軟的缺陷。許多 Dagor 型鏡頭都是如此,在接近影像圈邊緣時就開始出現失光現象,但由於影像圈較大,其成像優良的部分在不移軸時已足以覆蓋膠片平面了。應該說 Dagor 鏡頭採用的是寬視域設計(在光圈為 f6.8 時視角為 +/-30 度),而不是廣角鏡頭設計。一些設計師(蔡司 Ortho-Protar 鏡頭和施耐德 Angulon 廣角鏡頭的設計師)將 Dagor 鏡頭設計方案中的三合透鏡組反轉,使最外部的鏡片變為負像透鏡。這種結構的鏡頭厚度要大於 Dagor 鏡頭,暗角現象更為嚴重。施耐德公司避免產生嚴重暗角現象的辦法是加大最外部鏡片,使其遠遠大於軸向光束的直徑。 Dagor 鏡頭著名的改進產品有: Zeiss: Ortho-Protar, Statz Anastigmat Series VI Schneider: Angulon
連同 Zeiss 生產的版本前後一共七款。
1)Goerz Berlin Double Anastigmat Ser. Ⅲ f/7.7 (裸鏡銅制大前口設計,也就是受玩家追捧的柏林版);
2)Goerz Berlin Dagor f/7.7;
3)Goerz Dagor f/6.8 (美國版);
4)Goerz Zeiss Dagor f/6.8 f/9 (德國蔡司版);
5)Goerz A.M. Dagor f/6.8 f/7.7 f/8 (美國版);
6) Goerz A.M. Golden Gold RIM Dagor f/6.8 f/8 (金圈美國版);
7) Goerz Schneider Gold dot Dagor f/6.8 (金點瑞士版)
Statz Anastigmat Series VI 是較早的,普遍是採用黃銅鏡筒的,Ortho-Protar 則是較晚一點的,估計是用途不同,絕大多數菜斯還是標誌 GOERZ DAGOR 銷售的,歷史上生產的 dagor 鏡頭主要是提供給 4*5,及 4*5 以上的畫幅採用,dagor 成像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其出現的年代是黑白攝影的頂峰時期,其獨特的層次和色調過渡直到今天仍然令許多人癡迷,雖然 dagor 鏡頭可以作為一種廣角鏡頭使用,但是它邊緣部分的成像反差和銳度都比較低,解像力也不高,絕大多數使用者都還是把它當作一隻類標頭,使用於 6*9,4*5 這類仍然需要高倍放大的畫幅,其解像力和反差還是不如今天最新的鏡頭,而在 8*10 這一類只需要很低的放大倍率的畫幅中,這個鏡頭可以足夠的滿足反差和解像力的要求,並且將其個性化的味道展示得很清楚,而在 11*14 以上,不需要放大的畫幅,他的成像遠超人眼的極限了,而它的味道成為最主要的選擇要素了。 大部分 goerz dagor 都是70度的設計,F6.8 的光圈,而標誌 WA 的,基本都是80度設計,由於 dagor 鏡頭生產的數量和品種比較多,尤其是大視場角的,好多鏡頭都成為今天玩弄超大畫幅必然的選擇,165f8 能夠提供足夠的像場給 8*10 使用,它在黑白攝影領域有著驚人的名聲,19in f7.7 則更為驚人,f22 時能提供 12*20 使用,f45 時像圈巨大接近一米,20*24 也不在話下。 Dagor 鏡頭也分成好幾個檔次,品質最好,成像也最好的是所謂的金點,還需要分是較古老的還是較新的 AM 頭,不太清楚 AM 的含義,我想沒有的大概是指在德國本土菜斯生產的,有AM 的多半是因一戰而遷移至美國的美國 goerz 分公司生產的。 大畫幅中,特別是 8*10-20*24 這一段中,dagor 是最受關注的,和他設計的初衷不同,大多數人都沒有將它作為一支廣角鏡頭而是把它作為一支適用能力寬廣的標準鏡頭使用,儘管從 165f8 的 wa dagor 就能夠讓 8*10 使用了,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對 12in, 19in 這樣的焦距感興趣,儘管他們只使用了 8*10,並不一定需要 19in dagor 那接近一米的像場。有趣的是亞當斯在他的絕大多數生涯中使用了多支 dagor 鏡頭,創造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影像。從今天的觀點來看,dagor 這樣的鏡頭解像力和今天最好的同樣焦距的鏡頭沒有什麼直接的區別,在彩色攝影上色彩也不會有太大差異,在黑白影調上,dagor 比今天的現代鏡頭更具有魅力。當然,並不是每一支 goerz dagor 都有這樣的魅力,因為生產年代久遠,能夠保留到今天並且還擁有極好的攝影性能的鏡頭並不多見了,這部分鏡頭往往是那些極高檔的作為特殊使用提供的鏡頭,他們超卓的做功和用料才保證了 dagor 神話的延續。在較小的畫幅,比如 4*5,這類的鏡頭幾乎不再有吸引力,這類畫幅今天大多都以拍攝彩色反轉片為主,現代的最新設計的那些鏡頭更能貼切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在 8*10 甚至更大的畫幅中,黑白攝影幾乎是唯一的主題,在這裏,dagor 顯得更有意義,因為他專有的特色和個性都是為黑白攝影所設計,高級的工藝能讓他表現更加出色。在 11*14,12*20,20*24 這些稀有的極大畫幅中,dagor 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protar
「protar的產生要追索到蔡司公司於1890年開始生產的Anastigmats正光對稱式消色差系列鏡頭。由於Anastigmats鏡頭名稱與其他廠家的鏡頭名稱類似,為避免混淆,蔡司公司於19世紀初把其生產的Anastigmats系列鏡頭註冊專利並命名為Protar(普羅塔)系列,並對它整個生產流程進行了嚴格的產品質量管理和控制。Protar(Anastigmats)系列可以說是現代光學設計的基石。它奠定了當時乃至現代一切光學設計的根本。protar鏡頭的名字本身液有著“開始“的含義。即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普羅塔鏡頭不惟只是開始,而更像是終結。當年的蔡司公司用自己最頂級的光學玻璃來校正普羅塔鏡頭的色差,據說,當時蔡司利用了公司內存儲備超過20年的光學玻璃,在切割成塊後人工獨立研磨(這與今日的模具沖壓成型鏡片有著本質的區別)且每枚玻璃鏡片的研磨成功率在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下僅為11%。因此這系列鏡頭產量非常稀少。即便是出廠價格也是天文數字。我曾經就有關人士研磨鏡片與機械加工鏡片的疑問請教過不少專家,當中包括了光學設計師與鏡頭製造廠工程師,得出的答案是絕對的。當時人工研磨光學鏡頭的工藝根本無法配合現在市場運營的模式。因此,在現代社會除了極少數特別訂製及價格無法衡量的鏡頭外,我們今天只能向社會商品化妥協拉。
在整個protar系列中,我最偏愛的還是V系列(Series V)的protar鏡頭,它是一隻擁有110度像場涵蓋的超廣角對稱式消色差鏡頭,在它之後,至今沒有任何一隻鏡頭有著如此巨大的像場涵蓋角並同時擁有超小的體積。曾經有數家光學工廠在蔡司專利授權下生產protarV系列鏡頭。現在市場上能夠找得到的多為美國生產的protarV系列鏡頭。
雖然各工廠採用同樣的光學設計,然而根據每個工廠所使用光學玻璃的不同。它們之間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最終的影像風格,確實有著不同的韻味,也許這也正是各款普羅塔的可愛之處吧。當年由於對Series V鏡頭的偏好,使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忽略了其它系列中的普羅塔鏡頭。直至數年後,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台帶有兩隻同規格Protar 120mmf/9 Series Ⅲa鏡頭的立體相機,才令我對其他系列中的普羅塔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由於沿襲了最初對小光圈鏡頭的適應性及使用萊卡旁軸相機的經驗,令我對大光圈鏡頭帶有一定的偏見性。於是,對這支所謂的大光圈Protar 120mmf/9 Series Ⅲa鏡頭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然而從實際拍攝的結果來看,它與V系列的普羅塔鏡頭確實無分高下。從那時開始,我又對普羅塔整個鏡頭系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早在1894年,也就是在生產並設計出Anastigmats(Protar)的四年後,蔡司公司就已經研製出改進型的兩組八片4+4雙正光對稱式消色差Dopple-Anastigmats鏡頭,可是蔡司公司對這只後來被命名為Protarlinse的鏡頭一直秘而不宣。雖然它的對手們如高茲(Goerz)福倫達(Voigtlander)等等都已經推出各自的 Dopple-Anastigmats雙正光對稱式消色差鏡頭。但是蔡司公司認為自己系統龐大的Protar系列足以與對手們分庭抗禮。我以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至關重要的生產成本,要知道僅是普羅塔鏡頭,在當時的銷售價格已經是天價了。一支用在8×10英吋相機上的標準鏡頭,在1901年的銷售價格已經相當於那是歐洲普通家庭一年的總收入了。 最終批量生產的Protarlinse鏡頭,還是在對手的市場壓力下與用戶見面了。真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當然,蔡司公司也確實對得起購買Protarlinse鏡頭的客戶,每一支出廠的鏡頭都是精品。當時配對出廠的Protarlinse鏡頭都是首先生產前組鏡片,在製成後嚴格檢驗它的品質和影像風格,之後再生產出相對應的後鏡組來校正前鏡組的不足,因此前後組的序列號相互關聯,小號在前,大號在後(早期為前後相同號)。現在市面上經常可以見到前後組相差很多號碼的鏡頭,這應該是後來用戶或商家的誤配。
實際上Protarlinse鏡頭就是兩隻單獨的SeriesⅣ F/12.5 Protar鏡頭,在設計上,為了減少空氣面折射等問題,把原來的2+2變成單獨的4片單鏡組,在配對後利用後鏡組校正各種光學缺陷。所以Protarlinse鏡頭的單鏡組都可以單獨成像。當然,影像質量遠比前後鏡組校正後的Protarlinse鏡頭要差。另外,蔡司公司還生產過通過更換不同鏡組的Protarlinse鏡頭,來實現一支鏡頭有多種焦距的組合,我以為那只是一種商業變通而已。雖然說雙正光對稱式消色差鏡頭的Protarlinse比起普羅塔在整體光學校正上要好,但是它的體積和像場涵蓋還是相差不少。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世界上超大畫幅用戶們大多對老型號的普羅塔情有獨鍾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