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Super Angulon 21mm f3.4 有 M 版有 R 版,價值經濟實惠的,會選擇入R版,反正都是schneider 的angulon,此鏡一向都不值太貴,不明白為何M版會炒貴很多。明明在數碼上使用,邊位奇差,還要有紅閘,成像又肉。剛好網上見到有師兄平放,三千元,有haze,前後鏡都有,還甩coat。不理了,廉價是王道,入來看看,哦,甩coat效果沒得求,有機會拋做白玻璃。haze 看來是在第一片和最後一片上,不像是離膠,看似還有得救,於是入手研究研究。
說是有甩coat 問題,但看起來還是有淡淡的一層,就插上leica m2,配kodak ultra max 400 菲林看看效果吧。本身此鏡就是在菲林時代叫好叫座的存在,還要是黑白攝影時代的銘鏡。
這支21mm 的遮光罩可以給九枚玉28mm 使用,是一款可以共用的遮光罩。會不會造成邊位入光黑角? 嗯。。。。好像還好。
很久沒拍菲林,只因菲林太貴,燒不起了,又不是拍什麽大作,不過今次維修完畢這支schneider 傳奇的旁軸angulon 鏡頭,不試一次,太侮辱了。
angulon 結構很簡單,八片四組,中間六片有四個膠合面,如果這部份出事,很煩人,又要分離又要重新膠合重新上漆,幸好,原來只是頭片和尾片有haze。
不開不知道,原來頭片和尾片有一個通氣孔,哦,難怪會出問題,溫差,年月,空氣很易流入這支鏡頭。
自己懂得自己的器材總是好事,輕輕維修下又省幾百,對自己的器材越了解,才用得越順心。
光圈原來就靠前組壓着,一取出不留意就會炒光圈葉,但也沒太多問題,反正只有四片,砌回就好。
和leica 21mm f4 那支一樣,都是只有四片光圈。當年schneider 真的很不夠誠意,四方形的光圈。。。。
過海工作,順手坐上開往中環的電車。令人懷念的燒片式開卷。粗淺亂拍,schneider不愧schneider,出來的效果過度,充滿階調。看來拍黑白菲林才是此鏡王道。
邊位的解像力很好,失光也是預期內。原圖按此。
收光圈下,f5.6-f11 表現力都差不多。高質的對稱結構,在菲林時代果然做到小巧又高質。以這個大小的21mm,邊位可比zeiss 21mm f2.8 zf了。
當然,光圈大小不是一個層次。但鏡頭大小,也一樣不是一個層次。
不同光度下的表現。我其實也有leica R 那支angulon 21mm f4,是f4光圈,光圈葉也是四片。當年一試,發覺,其實,都不算太差。
Leica R21 f4 vs ZF 21mm f2.8 vs ROLLEI MC 21mm f4 試鏡
這種比試很難說有何結論,當試玩一下吧。
用這支21mm f3.4 leica 來玩街拍鳩攝都不錯,四角失光有氣氛,近攝效果變形亦極佳。
難得過海,用廣角也只能試試這些例位。時間不夠,有機會,再試試此鏡的夜景效果吧。
f3.4 光圈,在室內表現如何? 越大光圈,此鏡失光也越明顯。理論上,angulon 結構收光圈成像圈會變大,畫質由中心向四角不斷提高。
作為一支1963年生產到1980年的鏡頭,算叫很長壽的leica鏡,如果不好用,也很難保持如此長的銷售紀錄。
而最近攝影距離有0.4m,算叫很實用。
收光圈下的全畫面解像力,菲林上比數碼上好太多了,放在邊位的成像,可稱銳利。
schneider 當年此鏡的發色被譽為「真水無香」。能感受到這無香的宇宙嗎?
最後,把ultramax 400轉成黑白,叫體驗一下此鏡黑白的味道。其實,只是自己低曝了。
本想學習一下leica 雜誌介紹這支鏡時的示範照片,用此鏡拍剛飛起的白鴿,怎知中環的鴿太親民,你走多近都不飛。。。。
攝影真是令人為難,就拍一張照片啦,用得着如此麻煩嗎??
試拍很,很滿意此次維修結果。
leica schneider angulon 21mm f3.4 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