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iya 35S II 分高階版本的48mm 鏡頭F1.9 光圈和低階版本的2.8 光圈。今回殺的是後期型鏡頭,理論上畫質更佳。
最早的4.8CM F1.9 MAMIYA 旁軸鏡見於1958年代,MAMIYA 35 Auto Metra,光學一齊都沿用到 Mamiya 35S II。48mm 這個焦段少有,算很值得殺的一台機。
今次殺改做E MOUNT,方便快捷,懶人首選,基本上一夾原筒身就可以用了。繼續用NIKON Z6 試機。以後有NIKON ZF,用來試這些殺改的旁軸機仔鏡,外型會更合拍。
這類旁軸機可以說是日本廠家在昭和時代最高的鬥爭傑作,和德國產品決戰光圈性能的代表。現在數碼時代,殺一台機取一支老鏡把玩,在無反機身上體會一回類昭和成像風格的味道,對2023年代的人來說,很幸福了。
比著以前就只能在原生菲林機上感受這支鏡頭,限制很大。
MAMIYA 35 Auto Metra 和 Mamiya 35S II 兩款機身的差別。
當年也是一個流行解像力跑分的時代,和今天沒多差別,證明人類都是迷戀數據。
光學是比較有趣味的六片四組,前後兩組鏡片都使用膠合結構。此鏡實際的焦段是47.8MM,入光量實際是T2,不過有F1.9 感覺更強大。
鏡頭賣點是F1.9 - F4 會很柔和,F5.8 - F8 時會清晰銳利。
玩得一定玩全開光圈,F1.9 下,球面像差很明顯。
Mamiya 35S II 48mm f1.9 當年定價可不便宜,都要二萬三千日元,在1960年代,可以在香港買架車玩玩了。
這支昭和MAMIYA 48MM F1.9 FC 成像淡雅,散景因為像差而有一種非常不俗的抽離感。
中心的成像銳利度其實都很不錯,如果膠攝NONIKKOR 35 1.4 叫SHARP,這支都是SHARP SHARP SHARP。
很昭和味道的強烈失光。
了解一下解像力。原圖按此 <-- 邊位有小三角箭頭散景。
小物來幾張,很值得殺改的一支鏡頭,這成像,真正古早昭和味。所有不想要的缺陷都有,所有應該有的缺陷,也有。
香港真是福地,天后娘娘上有一樓一鳳,如此景觀,獨此一家。
殺改之路很精采,還有幾百台機在等著我。
路阻且長,但幸福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