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con 29mm F2.8 auto electric Multi Coating 這支陳年東蔡鏡頭有很多個版本,最早可以索源meyer的 Meyer-Optik Gorlitz Orestegon 29mm F2.8,一樣是七片七組,可稱得上是meyer的後裔。
有了nikon zf 的af 加持,插老鏡試對焦快感的慾望強烈了很多。縱使nikon 的zf 對焦咬對焦點不力,對焦選擇方面也有點自由奔放。
但沒問題,就像是美女一樣,所有的缺點都可以因為外表,我忍你,我忍你。
當年東蔡鏡的造型其實和contax 都好接近,但光學的境界和表現就完全不同。
全無膠合的七片七組結構。六片光圈葉,最近對焦 0.25米。聞說版本成像差異大,支支鏡都有少少工差,如光軸不準,裝工不好銳度不足等等。
但作為1966年面世的鏡頭設計,我不會有太多要求。
Meyer-Optik Gorlitz Orestegon 29mm F2.8
Pentacon 29mm F2.8 auto electric
Pentacon 29mm F2.8 auto electric Multi Coating
Pentacon Prakticar 28mm F2.8 MC
Carl Zeiss Jena P 28mm F2.8 MC
Meyer-Optik 28mm F2.8
基本上能在巿場上找到的就這幾代版本。後來結構沒改,或者改了少少玻璃曲率,變成了常見的28mm f2.8。
但個人覺得保留 29mm 這個特别焦段,更有代表性。
f2.8 全開的話,四角,馬上就有一陣霧氣。但反而多了一種油畫風的濃郁感。
不同的大師都發表使用何種鏡頭「焦距」才是最佳的人文街拍攝影視覺。
我覺得,常去常影,經常「行街」才是最佳的攝影視覺吧。
在街上試鏡,總是很難遇上想拍的光影,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能總記那傷心的八九事。
為這不如意的攝影之旅,加上幾支令人開心的新鏡,幾台舒心悅目的相機。
自然容易增加動力。
陳年老鏡,變形嚴重預期之內。
這個網絡世界最令無數人困苦的失落感,就是好東西,總是留不下來。
無數人在xanga,yahoo blog,無名小站,留下了快樂,回憶,驚世雄文。
結果更新換代,片字不留,一圖不存,活過的,就像沒發生的。
套句感性女子的話,昨夜撞上心儀的男子,一晩激情過後,早上起來,男子不見了,人走了片言只字也不留。
空虛? 寂寞? 凍? 有時,互聯網比圖書館的書,更冰冷。
下回就再試試新一點版本的pentacon 28mm f2.8,再品味一下,另一個時代的meyer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