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ss ZF 50mm f1.4 是最早入手的zeiss classic lense,當年很便宜,今天更便宜,2500左右,還可能更低就可買到,基本上變成和contax 50mm f1.4 同價了。對比milvus系列,classic系列造工更有美金。入手的classic不多,只有15mm,21mm,35mm f1.4,50mm f1.4,50mm f2,100mm f2,135mm f2。基本上,另外支zf25mm f2 都是心水之選,好說是classic系列的最後大作。
話說今次就是想試試zeiss zf鏡 在中片幅上的實力,柔情的兔耳,迷人的鋼咀。金屬的黑漆以及光圈環,配上gfx 50R 惹味十足。這也是我不愛canon 版的zeiss ze鏡原因,鏡頭又肥大一些,又沒有光圈環,機械感勁弱。
T* 鏡配富士film mode,到底有何化學反應? 很期待。本回底大測試就只用gfx 50R機身jpeg直出,套用機身的provia mode。
現在流行弦宇宙玩法,其實,一鏡一宇宙,一花一世界不假,但片幅也是不同宇宙哦,analog 宇宙,digital 宇宙,還有中片幅宇宙,還有135鏡頭逆上中幅玩盡成像圈的逆片幅宇宙。
今曰就看看zeiss zf 的逆片幅富士宇宙威力。
觀乎由contax cy到contax n,再到zeiss zf時代,光學設計沒多少改變,依然是經典planar。但mtf上,表現就很不同了。成像上,三代差别有多大? 那又是另一個planar宇宙,有機會穿越去看看,現在先看富士宇宙先。
逆片幅啊,自然要看散景味道。
zeiss用在富士porvia 上,平平淡淡。
吃盡成像圈,四邊旋味重了,焦外有zeiss 聖光。5000萬像下,f1.4的解像力還算可以。
f1.4全開,居然還可以數一下花粉,這點很意外。高像素中片幅解放了zeiss zf 50mm f1.4???
f1.4之下,曰光曰白的表現如何,都是看原圖實際 原圖: 按此。
吃盡成像圈宇宙下,四角散景變成了三角型。
個人來說對表現很滿意,以二千多元的zeiss鏡來說,沒投訴。
失光強,是應有之份。
當然,曝光不平均會令畫面怪怪的,但不怕風景,去拍拍花花草草拍拍人文街道,會好很多。
收光圈長曝表現,完全cover gfx,最完美的曝光和成像水準。
zeiss zf 50mm f1.4 收光圈f16下的解像力如何?? 就要看看原圖,自己評估了。原圖: 按此。
zeiss 夾富士,有沒有立體感,好不好用? 實話,真是一般般,因為食盡成像圈,曝光不平均問題,對畫面破壞都很大。
接下來用一用富士機的film 風格包圍曝光,套用provia,velvia,及acros。看看。
用zeiss鏡,還是velvia jpeg 或者 acros jpeg好看。
一面對人類,富士機對人的色彩變化很大。
不用raw的話,單使用風格包圍開心的,最少一次過有三種風格差異都很大的相片。
做懶人直出流來說,只有用富士的acros mode出來的黑白,看著就叫人舒服。
全心全意玩acros都開心。
富士菲林又差不多全停產,kodak film又加價。
還能享受菲林的時間,進入最後倒數了。最過份連黑白菲林都貴了,無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