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太多,必然會面對一個問題,不常用,長放在家,放著放著,離膠,起霞,少不免。
離膠的鏡,發現了不少,沒空玩分離膠合,先放著,反正,只是心機手術活,有閒情再做,更多的鏡等著我玩呢,先娛樂優先。
至於鏡頭起霞,玻璃矇矇,或因鏡頭內的油揮發,也可能是玻璃自身壽命到了,劣化霞霧。
Nikon series E 35mm f2.5 是 NIKON 廉價的鏡頭生產線,成像質素不算差,但玻璃品質就。。。很差。
太久沒用,拿出來也沒留意鏡頭起霞,拍了一圈,嘩,太夢幻了。
SERIES E 其實也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有老NIKON味道,膠粒調焦環和鏡頭也有質感。而我手上這一款,整體感覺就超級廉價。
五片五組的 35MM F2.5 結構和規格都在訴說著,我有老鏡味,老鏡味,老鏡味。。。。
在以前的年代,35MM 已可算是廣角。所以,邊位成像和中心成像有落差,都沒多少所謂。不像今天,追求中心SHARP到邊。
始終,那是一個你要高畫質就請你收光圈的時代。
鏡片雖霞,但解像力全無問題。原圖按此 <-- 以二三百元的鏡頭價格而言,超越期待了。
在沒光時候,鏡霞,影響不大,一有光,就現出一種白內障感覺。
縱使鏡霞,也在數碼上感受到NIKON SERIES E 的味道,五片五組,簡單光學,鏡味十足。35MM F2.5 也是NIKON 少有的一款規格。
鳩拍了一輪發現起霞後,就回到馬上開工,即日即抹。能抹到,幸好。馬上繼續插上NIKON ZF ,配天工環TZM02,再次享受NIKON SERIES E 35MM F2.5 AF 感覺。
SERIES E 鏡用垃圾塑膠,極之輕身,配天工AF反應一流。
抹霞後,白內障消失,解釋力也提升了。原圖按此 <-- 此鏡的邊位散景就是放射性的,未必人人喜歡。當年的鏡頭玩家都說,這是廉價鏡的散景感覺。
無論前人怎說,只有自己試過才叫真實的體驗。玄學可能玄幻,但自己試過最少試過了。
玩此鏡時沒用遮光罩,不用,才能試真實表現嘛,使用了,令成像更美好,那是另一個境界。
要比喻,就是交配要全裸,要情趣,要劇情,可以穿上護士裝做護士仔,也是可以的。
除了一下霞,對光的表現也還可以接受。
下回,就是在GFX上試NIKON SERIES E 35MM F2.5 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