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出宮崎伯推出他的處女作,宮崎光學 50mm f1.3 限定200支,當年無緣入手,十六年後的今天,在絶情谷底,再次見到這支小龍女,果斷入手。玻璃美好,就是沒了遮光罩以及很重要的S mount 轉接環。作為三支sonnar結構的大光圈50mm,50mm f1.1,50mm f1.3 slim,以及這支初代的50mm f1.3,三支相比之下,這支初代最明顯就是沒有讓你自己去修正的功能,其實是有的,但不方便新手玩,不像後來的50mm f1.1 和 新出的50mm f1.3 slim,用一支原子筆就可以調整。
此鏡全名MS-Optics(宮崎光学) MS-MODE-S 50mm F1.3 DUAL SYSTEM。強大的地方是可以把鏡玉扭出,加個s mode的接環放上s mode的相機上使用。nikon s 配50mm f1.3,風騷入骨。而本身對焦環的卡口是L39,加個LTM 就可以放在m機上使用。由於太迫不及待,接上Nikon Z6,數碼先食。菲林味? 遲一點。
50mm f1.1 MC 版本和宮崎伯處女作對比圖。作為開山之作,造工好像上乘很多。
宮崎光學 MS Optics 50mm f1.3 SILM 版嘗鮮
新一代的silm版本50mm f1.3 可以看看之前的隨拍感受一下異同。
以上等圖在mapcamera 轉過來,當年每支鏡都跟一張獨立手紙,還跟每一個訂購者要求作品配微調。很認真的手作感覺啊。
四組五片,12片全圓光圈葉,兩種轉接卡口。2006年的年代,賣點滿分。當年也就賣80000曰元,不算貴。
這支初版的宮崎在Nikon Z6 機身上,中焦位的表現令我驚喜,本來真的沒預期有此銳利表現,感動了幾秒。
sonnar結構的散景表現永不會令你失望,霧氣滿滿,氛圍氣爆燈。
配上神力環,攝影距離,再無極限。當然,這支鏡和另外兩支50mm f1.1 f1.3slim 一樣,近攝比遠攝解像力更優秀。
由於結構問題,中心到邊位就算同一個焦平面,中心的解像力都會比邊位好很多。f1.3 時,感覺合焦清晰位都很淺很淺。
如追求另一種影像世界體驗。MS-MODE-S 50mm F1.3 DUAL SYSTEM 簡直神作。算叫特點滿FUN的鏡頭。
很多網攝大師愛使用大光圈鏡頭試無限遠成像,我又學習一下。試試四個不同光圈的表現,原圖按光圈數值可以放大。
左上 f1.3,右上 f2,左下 f5.6,右下 f11 。
初代的50mm f1.3 並不是每一片玻璃每一面都有多層鍍膜,亦即是說,黑白的效果會比彩色更出色?? 不過數碼年代了,有心自己上顏色,要什麼色就什麼色。用lightroom 會難一點,但用C1,沒有難度。
在這里又要引用一下天祥小編的一篇支持後製奇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文字欣賞一下何謂出神入化...
色彩運用是很深的一門學問。不同主題不同情景不同顏色的運用,能展現截然不同的效果。
戰爭片總是一層沙塵味道,恐怖片色調永遠灰灰沉沉。
總括來講,宮崎光學 50mm f1.3 應該拍黑白遠勝過彩色,彩色的感覺,多了一層古代的色差干擾。
在使用手感上,鏡頭對焦用的tab 扳手太小,舞動起來不順暢。個人覺得,環上的對焦標呎好像不太準。不過我轉接上Nikon z6 又用神力環,精度有差不奇。
有神力環,近攝沒界限,更重要的一個好處,鏡頭對焦tab不好用? 就直接用神力環對焦吧,反正是無反,反正有峰值,反正是liveview。實在理解不了迷戀使用殘障黃斑對焦的人是何思維。反正,我玩leica是不太理會黃斑對焦的,使用不精密的技術追求精密地大光圈對焦中焦,這自己作死的操作,和餓自己一星期才吃飽飯沒區别。
不成熟的遊街試拍,令我有一種錯覺,這支宮崎鏡,用來拍小物,幾好味。
嚴重的四角失光,lomo味濃厚。
此鏡收光圈,一樣可以拍風景。於是就試試收光圈,拍幾張,再拼接的曰落風景照看看。
當天只見,像有燒天機會,就上了一直想上的天橋找找機會。
只是天橋全是鐵網,想拍個全景都不容易。
隨意拼圖一張,50mm f1.3 收光圈f8 拼接全景。原圖按此。拼出來還有點手震味。
又拼多一張,原圖按此。
用這種人像小品享受型鏡頭來拍風景,細節解像力不具優勢啊。不過,或者因為我是用垃圾nikon z6.....
最後,轉一下黑白,看看宮崎光學 50mm f1.3 DUAL 處女初代鏡的黑白味道,數碼黑白,也是黑白嘛。
不論是中焦還是迷焦
黑白果然美好很多。
宮崎鏡,還是黑白好。真正的宮崎式黑白淡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