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光學 N 年前出過一支MS Optics 50mm f1.3 dual system 鏡,作為第一支宮崎伯成名作,此鏡可以扭出鏡玉加個環就能放上s mount rf mount 的相機使用,m,rf,s 三mount 通食,相當好玩。由於當年限量200支,巿面二手很少。2022年,宮崎伯從善如流,在一眾粉絲復刻要求下,推出MS Optics Sonnetar 50mm f1.3 SILM版。外型是比以前小巧了,還進化成full mc版,即片片玻璃都有MC Coating.....即是當年那支沒有用mc coating.....
緣份又到,器材先決腓特烈大帝 搶先入手,當然要約出黎嘆啡試鏡,看看宮崎伯造的2006 年版 50mm f1.3,和十多年後的2022 年製50mm f1.3 有何差别。
看左邊版本的2006年ms mode s 50mm f1.3 光學設計,和2022年的full mc 版50mm f1.3 沒有太大差别,只是第三片玻璃邊位有少少不同。
不說太多,接上Sony A7IV 馬上驗證。
宮崎此鏡,最出名是焦外油畫散景,如何? 有品味? 要拍油畫感,就要去捉拍,估焦,無意識地去迷焦,才可以體會。
說是說f1.3,但中心中焦位的景深非常淺,加上四角衰變變化大,有另類的3d pop up 感覺。
鏡頭強化叫「silm」,宮崎伯又表演自己對鏡頭的減磅能力,今次減到123g,連上遮光罩就143g。非常變態。
一貫宮崎玩法,此鏡鏡後也有coma 優化轉盤,可以自己轉動玻璃,調整coma 變化。改善不同距離下的中心成像。
f1.3的鏡頭,自然要全程開盡f1.3 感受一下。近攝其實很不錯,失光方面,數碼是可以修正,問題倒不大。只是要還原鏡頭直出味,也就不作太多後期調整。
有神力環,近攝無難度。光圈繼續是宮崎風的14片全圓光圈。保證收光圈有全圓的散景魅力。
近攝效果比中遠距好,散景味道宮崎風格強烈。喜不喜歡很個人。但有特色,是必然的事。
前散景也相當虛幻,又旋又放射。你說,和七工匠50mm f1.1比如何? 宮崎有味一點。和mr ding 50mm f1.1 比如何,那ding鏡還是整體實用性會高一點。
這支繼續是一支藝術向的鏡頭。不能以實用角度出發把玩的。
五片四組的sonnar結構,今次賣六千多元,最近對焦0.8米,6個面玻璃使用了mc coating。97%透光能力強化。算不算是成像力比2006年版本大提升呢??
到底會不會新不如舊? 2006年的初心50mm f1.3 實力更強? 看來要找支來對比下才知道。
對焦主體放邊位,解像力比放中心差不少。
手上有sonnetar 50mm f1.1 宮崎光學非black paint版,傳說那一支bp版最好成像。可惜買早了,只是一般的50mm f1.1。
但印象中和這支sonnetar 50mm f1.3 比起來。這支好很多。難道真如nikon 所言,nikon z 的f1.8 成像比f1.4 更好更美。
嗯....一個中學生比一個小學生出色有智慧不是應該的嗎??
想不明白,我還是少年啊,太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