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 攝影世界 > 鏡頭 > Contax > Contarex 50mm f2 > 正文
Contarex 50mm f2 Zeiss 最濃味的標準鏡
2025年05月19日 Contarex 50mm f2, Sony a7cR ⁄ 共 1628字 Comments Off on Contarex 50mm f2 Zeiss 最濃味的標準鏡 ⁄ 被围观 507 views+

Contarex 作為 ZEISS 當年不惜工本之作,已傳成神之系列,幾支大光圈神鏡繼續天價。但這支 CONTAREX 50mm f2 一直價廉物美畫質又好。

可惜我沒空在菲林機上試,上次試都是使用SONY A7R2,邊位效果也不算很好,但出來的感覺都有眼前一亮。

今次再挑戰 CONTAREX 極限,6100萬像素插上看味道。

 

SONY A7CR 搭 contarex 50mm f2 夠小巧精緻,轉成 M MOUNT 配個天工環享受自動對焦,快感一流。

 

使用天工環,用光環F2的鏡頭,對焦反應極佳。

contarex 50mm f2 分為黑版和銀版,好像還有光學不同一說。

早期的銀版和黑版,和我現在手上這支黑版不同,早期型景深呎不是放在鏡頭遮光罩鎖下。

早期最近對焦是0.30米,而我手上這支後期版是0.38米。

我這個版本是給flashmatic機型使用的。

為了區分早期型,我這支的全名一般叫「Carl Zeiss Blitz Planar 50mm F2」

 

早期型的樣式就這樣,光學,和後期型是有少少差異,所以,有機會,也是該入手一支早期版本。

 

按 https://pakira3.sakura.ne.jp/ 維修時發現。

早期型的光學就是最左手邊的樣子,而後期的 Carl Zeiss Blitz Planar 50mm F2 則有兩款,一款就是中間圓的光學。

而最右手邊的光學,則是序號494xxxx,可能是最後期型,改變了不少。而大師還發現,光學組第三組和第四組不是膠合組來的。

這...就是此鏡空氣感的由來? 所以光學不應該是六片四組,而是六片五組。

很多人都以為是普通的六片四組planar結構,原來,真的有點不一樣。

 

  

雖然我有zeiss zm 50mm f2,loxia 50mm f2,同樣是zeiss,但一拍之下,就算用sony 機,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美。

Contarex 50mm f2 試鏡sony A7R2

和之前在sony a7r2 上使用,效果也有很大差别,數碼相機,真的要有新買新啊。

當然,舊也有舊的好,但玩的,已不是畫質了。

  

mtf 表有參考價值,也就參考一下,當年手打的mtf感覺。

 

  

只要德國製,就是好,zeiss 德國玻璃,才叫有德味。

曰蔡京瓷又好,cosina也好,都是不入流。

說真的,玩老鏡嘛,又真的有差距,而在菲林上差距真的很大,但在數碼上,這差異收窄得微乎其微。

 

  

 

隨著數碼科技的進步,手機的普及,很多人都從老鏡群裏退燒了,青黃不接,也沒多少年青人玩老鏡,追老鏡不如追ccd機仔。

數碼輸出下,大多數人看不出差異。

 

  

這是好事,正如中國人也沒多少人會詩詞歌賦一樣,好東西,不必人人懂。

人人都會的,就只會劣幣驅良,越演越低質。

這支contarex 50mm f2 焦外的干淨,有點太出色了,沒多少綠邊,比福倫達的新鏡還要好,唉。

 

  

 

這支contarex 50mm f2 更好玩的地方在於收光圈時,各級光圈都能展現不同的光圈形狀。

這亦意味著,不同光圈下,有不同星茫和各種的神奇效果。

 

  

老contarex 鏡的散景,基本上算是比contax 年代的zeiss 更多了一分濃烈。越後期的曰菜,cosina zeiss,都失去了這份特有的德味浪漫。

 

  

 

手上還有一堆contarex 鏡沒試,唉,要早速排上行程,鳩拍幾下都好。

最少叫試過一下味。

 

  

 

做個孤獨的老鏡食家,一人獨自升級,試下老鏡芳華,自娛自樂已很開心。

如果flickr最後消失,或者就是此垃圾blog死亡之時。

看看是否要把圖檔全抄過來先吧。

 

  

 

玩外連最大問題就是死link。但不自己hold圖,也方便了瀏覽和分享。

始終這種垃圾blog就沒多少流量,都是為愛發電啦。

 

  

 

能玩多久就多久嘍。整天在思考,人類到底有沒有進化過。

二十年前就煩hold圖,流量費用,開圖網速慢。

二十年後,依然在煩這個問題。

 

1957年的鏡頭,總要拍幾張黑白致敬。

 

  

果然,老鏡還是要黑白也更入味。

但老鏡時代,也沒多少彩色玩,突破鏡頭原本的用途和使用方式。

也是一種進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