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es 35 V 一機三鏡的組合,已入手,但只試了兩支,太失禮了。玩曰拍最麻煩的地方是,有時亂落 bid 就會中一大堆垃圾相機。結果不知所謂地,又中多一台 Aires 35 V,多了一支 Aires 45mm f1.5。由於改了 m mount 的關係,不插上tzm02 在nikon zf上享受一下自動對焦,就太對不起改成 m mount的辛勞了。
兩支鏡的距離都有幾千編號,算不算得上是前期和後期呢? 自我安慰一下,這兩支,效果一定不同。
看看上回的效果。Aires 4.5cm f1.5 曰和至尊
299 vs 5273,哪一支更強威力? 有機會再ab一下,鍍膜的色,好像有少少不同.....好像是吧。
好吧,又看看f1.5之下,Aires 45mm f1.5 這種低反差鏡對焦如何。
玄味曰和鏡,當然要體驗散景下的氛圍。在2024無數勁鏡靚鏡之下,還去玩老鏡垃圾,真是很下賤。
越往下想,越有暇想,真的很犯賤。
中焦的話,解像力如何? 看原圖自行評估吧,1958年的鏡,在數碼機身,彩色sensor下,能接受? 我就ok了。
原圖按此 <-- 少少柔,多多趣。
光學結構帶來的散景味道,新鏡沒法比,這些結構基本上各廠都不會再用。
玩老鏡的樂趣就在於新的時代不會再有這些當年的光學結晶,玩新鏡的樂趣也就只在於很方便你去完美創作。
在未來有更完美創作的ai跑在前路,ok,我掉頭玩玩老鏡的垃圾成像先。
鏡頭合焦範圍很淺,af之下,更易迷焦。光學嘛,變形嚴重,但也因為變形比變形金剛還強,散景成像氛圍,也特别型。
「影相中焦唔通人人都想影相中焦咩」by 嬌logic
我幾支持,我就更愛不知所謂的迷焦。
af 所帶來的迷焦不確定性,簡直就是天工環tzm02的進階娛樂玩法。
有人網上詬病天工環配nikon zf 對焦中焦效果不好,又要用3d tracking 又要用afc 才叫咬得準一點。
我覺得沒問題,只是大家沒找到天工環真正娛樂的方法。學nikon 御用大師 Philip Fung 所言
「沒有垃圾的功能,只有不會用的人。」「你用不上不代表沒用,只是你比較沒用」
大意就是這類邏輯,我就很支持,迷焦的天工環才是好的天工環。
這個精采nikon攝影頻道,一定要不斷重複重複又重複去看,務求令自己的攝影思維可以重複重複又重複咁去提升更高。
https://www.youtube.com/@Philipfung
強推
攝影世界很大,有人愛攝影拍照拍得很art sense,有人愛攝影拍片上網教人怎攝影。
每一種娛樂,有的很個人,有的很大眾,happy 開心就好,這年代,還能快活地活著,本身也就不容易。
繼續去殺機取鏡。
繼續去逆上片幅。
繼續去鳩拍試機。
就讓這場不知明狀,毫無目的的攝影娛樂。
來得再兇猛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