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ACE 機身的三鏡,光學設計都有點特色。最驚喜,三支鏡都 COVER 4433 數碼中片幅,這點更是出色,當年的OLYMPUS 果然強大。
不過先試試下135片幅的效果先啦,下回再三支上GFX享受一下成像。
這三支鏡配上GFX的機身用都相當小巧,畫質也不差。這點幾意外。
有數碼中片的樂趣,最高興的不是畫質,是一些你都想像不到的鏡頭,可以吃盡成像圈,體驗味道。
NIKON ZF 更大的樂趣,就是天工TZM02,轉接各種鏡頭,玩AF。不論鏡頭有沒有自帶對焦,都能享受。
作為一支餅鏡旁軸級的45MM F2.8 鏡頭,不是使用經典的TESSAR光學,已是殺改此鏡玩的極大動力。
另一個吸引位自然是光圈,全圓的光圓啊,當年OLYMPUS ACE 的確有少少ACE味。
OLYMPUS ACE 45MM F2.8 使用NIKON ZF 配天工TZM02 自動對焦鳩拍全無猶豫,對焦極爽快,不過也正常,始終 F2.8 對焦快也很合理。
發色味道都幾不同,雖然是用NIKON ZF,也能吃出幾風OM味。
OLYMPUS ACE 鏡頭能在GFX上COVER很意外。
有時,網上的GFX試鏡清單不可盡信,自己試試才不弧單。
45MM F2.8 這個規格的鏡頭不多,大多是TESSAR 設計,而OM 這支ACE 45MM F2.8 的中心成像一樣有TESSAR級的銳利。
135片幅上,畫面都很平整,比現代鏡是比不上的,但以當年的鏡頭來說,水平很高了。
這支鏡的畫面變型控制得很好。看看原圖的解像力。原圖按此 <--
近攝又能爆出點散景味道?結果散景味不重,是結構問題還是OM的光學控制太好?
雖則焦外的虛化不濃烈,沒狂亂的旋味,也沒有激情的二線性。想不到1958年的鏡頭,在2024年的數碼上,有如此優雅的成像表現。
殺機取鏡最令人開心的地方就是意想不到的數碼時代成像,菲林時代的鏡頭,重新爆發全新數碼宇宙。還能夠進入自動對焦化的世界。
沒得說,這的確是一個攝影很好玩的時代。如果只能專心玩攝影「作品」的話,很浪費。
因為作品這回事,很易被 AI 取代。
只有器材,物理實體的攝影娛樂,永恆不滅。
再看一張原圖的近攝解像力。原圖按此 <-- 數毛級,完全沒問題。
45MM F2.8 鏡頭之中,我想這支OM的45MM 都可以入三甲,解像力真的很上乘。當然,旁軸鏡和單反鏡又沒法比。
不過,重申,此鏡真的值得一殺,殺機取鏡,不後悔。
下回看看GFX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