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次玩這支 CANON LTM 時代的神廣角鏡,已是2016年,人生又有多少個九年。
但那時的數碼機,還是未有一台能滿足到這支鏡的極品光學,只能在菲林上玩,一陣寂寞。
小隻馬松下一香 PANSONIC S9 到手,輕巧的機身就該配一支極品小隻馬鏡頭。
出乎意料地松下S9的SENSOR 和 TOPOGON 這款光學很夾,邊位成像到全開光圈都可用的地步。大復活啊。
這種大小精巧,如果一台DC機仔,放入衫袋隨街捉拍都沒一升半點的重量壓力。
看圖可見 CANON 25MM F3.5 的光學極度精簡,這種古早光學,能再在松下S9上體驗到威力,福音再臨。
回顧之前的菲林上表現
Canon 25mm f3.5 LTM 佳能的topogon
TOPOGON 的變型控制,真是一流,直男級的直來直往,簡直是男子漢最愛的爽直。
中央的解像力不用說,當然很不錯,邊位的清晰度也夠,是沒菲林好,但也不弱了,最少文字不會化開,收光圈,世界更美滿。
原圖按此 <-- 可以細看邊位。
25MM,不用說也知是街拍妙品,這款TOPOGON 結構也沒法離膠,絕對耐用。
現在國產鏡山寨世界,當年,可是日本鏡山寨德國的時間,用料之上乘,無用置疑。
一支1956年頭的廣角鏡。此鏡一向廉價,只因在數碼上的表現極差。
現在,已能叫可以品味的老鏡了。酒是否越老越陳我不知。
但數碼科技救了一些老鏡光學,倒是有幾分真。
此鏡在S9上有失光正常,我又沒拍RAW,用RAW一定更佳。
玩S9 最重要是玩LUTS,所以,JPEG直出,有些硬傷就少不免了。
小廣角,畢直的效果,最佳就是拍一些老店,味道十足。
入手了S9,就開啟了廣角癮,不停地把手上的廣角鏡抽抽插插,配不同的LUTS,玩各種效果。
拍甚麽,不重要,拍得美?不重要,拍不拍到想要的,更不重要。
因為我都不知自己想拍甚麽。
當試鏡試機已是快樂本身,在手機攝影通行全球的今天,還對玩相機有一種元始初心的快感,已是極大的幸福。
鳩影一堆店舖,體驗極爽。
今時今日和手機的便攝性鬥,大相機真沒優勢。
畫質,也就ISO可敵一二,其他,在這個時代,也沒多少人看重。
那堆整天叫AI是工業革命,AI 不可能取代人類,真可笑。
follow the money,資本的力量是無窮的。
節省成本之下,沒有任何人不能被取代。
新時代之下,話之你開店賣布,還是開舖賣書,也不過只是日日望手機度日。
一輪鳩拍下來,找個清閒的人都沒有,全沉迷在手機中。
這輪拍得太爽,遊一圈下來,CANON 25MM F3.5 L39 表現超爽。
LUTS 的味道,配合佳能老鏡,出來的感覺都幾搭調。
有些大廠出機很奇妙,NIKON ZFC 殘幅機沒防震,CANON R8 全片幅機又無防震。
但一台廉價S9 又全片又有防震又有LUTS玩,數碼的世界,讓人看不透。
上次試玩NIKON S MOUNT 的TOPOGON 25MM F4 也是在深水埗。
可以兩支日系 TOPOGON 互相比對一下。
Nikon Topogon 25mm f4 X 松下 S9 邊位成像解放
最後,用相片紀錄一單玩野又要開展的悲傷故事。
路過,見到這個展。
展覽者自然是這個「自由」的塗鴉人。
結果,終於令人知道誰塗鴉,也有證據了。
當下也就被捉了。
或者,是一個行為藝術的完美終章,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