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Zeiss Otus 55mm f1.4 Distagon 鏡頭已是2013年的產品,2023年的今天,十年過去了,當年號稱的標頭皇者,可能在今天未必比得上無反鏡頭sony gm 50 1.2 或者nikon 50 1.2 z mount。但單反光學上最強標頭皇這個稱號,在單反消失的2023年,應該再無任何鏡頭可以取代。zeiss 似乎也看不起攝影的未來,無反大潮下,也沒有出otus 無反系列。看來otus 28,55,85 ,100,應是單反世界的zeiss 絶唱。
otus 55mm f1.4 好像用了很多次,但又好像沒怎用過,今次插上fujifilm gfx 50r 上看看其中片幅4433 sensor 上的皇者表現吧。zeiss 官方說:「由於其卓越的清晰度,蔡司 Otus 充分利用了當代高分辨率傳感器的全部潛力,並以令人驚嘆的再現最精細中畫幅相機細節。」
就讓我今次好好上山頂體驗一下。
f1.4 在中片幅4433上的人景分離感相當可怕,如同ai 拼接一樣,景深也很淺,要中焦亦不容易。
zeiss 官方說:「otus 55mm f1.4 具備極致的圖像對比度,由陰影和高光之間的極端差異引起的像差在夜間拍攝的圖像中尤為明顯,但得益於出色的橫向色差校正,燈光立面得以完美再現。」
不知在4433片幅上,邊位夜景又會如何?
就算吃盡中片幅成像圈,人物放四邊的銳利度和解像力都很驚人。可見當年第一支的otus,zeiss 是用盡心力啊。比起28 85 100,個人覺得55 這支表現最佳,135如是,上到4433亦如是。
說是Otus Distagon T* 1.4/55 在當年為了挑戰終極光學而出產,個人感覺比之zeiss 55mm f1.2 高質幾百級,但distagon 的結構,和planar 結構所能給你的味道很不一樣。
像一切都很完美,很平,很悶。
所以,當這種完美成像的鏡頭,如一手震,失焦,感覺就會很難受,沒有了玄味加持,接受不到一絲失敗。
此鏡用在135上也有很大的重量壓力,970g的重量加上fujifilm gfx 中片幅機的重量,對焦的負重感非常大。
「Distagon T* 1.4/55 的的用料當然絕不馬虎,為解決困擾不少大光圈鏡頭的色散問題,鏡頭便特別用上 APO 複消色差設計(Apochromat),10 組 12 片的鏡組中,便有多達 7 片為特殊鏡片,包括有 1 片雙面非球面及 6 片低色散鏡片,設計顯然要較一般標準鏡 10 片以內的鏡片結構上要複雜得多。」
在纜車這種光暗不斷變化的場景,就算用盡4433成像圈,也沒多少色差出現,這點的確非常強大。而且是f1.4 哦。
otus 55mm f1.4 反差表現很強,拍人的話,如不後期一下,很惡搞。但有時候,想試試鏡,又不是搞藝術創作,也就。。。直出算。
手上有的標頭自然不只一支,55mm f1.4 的也有不少。想不認自己器材撚都不行,有時入鏡總要為自己找個藉口。
這個焦段是重覆了,但品牌不同哦。
這個品牌,這個光圈,這個焦段,有了啊,但光學結構不一樣,早期型和後期型完全不同光學。
到最後,家中塞滿一大堆鏡,但和問别人借鏡玩一樣,都是跟鏡頭聚少離多。這支otus 55 1.4 真是用得太少了。
頂級標頭皇者哦。。。我太失禮了。
一輪鳩影下來,otus 還是不合適用來拍美女啊,鏡頭太完美,囡囡就會不太美。
當然,一定是我的問題,我認啊。
下次都係試試用otus 55mm 配 gfx 街拍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