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us 55mm f1.4 ZF 版本和milvus 系列最大差異就是鏡身上的文字是黃字,用來拍片用,夜間使用很有用,瑩光的黃,醒目又搶眼。
只是我只用來鳩拍一下,黃字就實在很高調。沒辦法了,自己動手令支otus 變成白色字吧。
白化後,舒服多了,otus 55 1.4 對焦行程很長,配上nikon zf 尺寸也很巨型,扭動起來,有點手殘感。
鏡頭對焦行程長,用來拍片是一流的,用來攝影,就不是太輕鬆了,但zeiss zf 就該上nikon zf 感受真正zf 威力。
otus 係為zeiss 最強鏡頭指標,馬上插 nikon zf 試一下先。
otus 55 1.4 表現一流,銳度就算邊位也極出色的。原圖按此 <--
otus 的解像力果然強大,f1.4 在nikon zf 2400萬像素下都高清得驚人。
不過,也是正常輸出吧。
zeiss 的表現一向是絶不失色亦絶不出色,表現就是很實用很平凡,但這種平凡本身,就很不凡。
作為第一支出廠的otus,已是2013年的老鏡了,有十一年了啊。當年做到 f1.4 無紫無綠無色差的表現,在當時是很令人吃驚的光學表現。
今天一支sony gm 50 1.2 都有此水平,大小更是輕巧,還要有af,還要有 f1.2,沒得比的。
畢竟2013年,中國大陸還有現金任人取任人用,今天就....
進化可以令人意料不及的。
近攝貓星人時,四角還有點旋味,f1.4 的 apo distagon 味道啊。
前散後散的味道,再看看近攝金屬的解像力。原圖按此 <-- 解像力果然好好。
otus 55 1.4 是否可以用來打雀,自然也要試試的。原圖按此 <--
高iso 嘛,細節的解像力不太足,或因為像素還不夠高吧。
當一支標頭再兩用雙高斯planar 或者sonnar 結構,散景的味道,果然有點平平無奇。這也是otus 55 1.4 二手價格跌到九千的原因吧。
在2024的今天,玩鏡但求一個意境和玄學only。
玩nikon zf,但求個外型啦。
otus 的發色明亮清麗,和nikon zf 的契合度一流。
不知是不是因為 otus 55 1.4 使用distagon 的原因,散景和中焦位的過渡表現,總有少少手機的假散景味道。
有時候,完美無缺的表現,也可能是一種錯。
不過不同鏡廠有不同的設計思路,為這個光學世界,帶來了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