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 攝影世界 > 相機 > Fujifilm GFX 50R > 正文
Olympus 21mm f2 Classic Film Xpan
2022年04月14日 Fujifilm GFX 50R, Olympus Zuiko 21mm f2 ⁄ 共 2410字 暂无评论 ⁄ 被围观 1,822 views+

18年一條好漢,十八年一個循環,你當年看過看厭的,新一代從未接觸,有見識了,就想見識。菲林又炒,analog 音樂器材又炒,老鏡老相機又炒,各種號外,姊妹風的相片風格又炒升,偏色的富士機風格又成時尚潮流,老人家追求一生的真實相機相片直出變得越發可笑,當年龍友打龍打到出血陳舊被人嘲笑的打卡點又再成為人人爭相打卡的盛地。人間最可笑的是,你做過,你覺得悶,但我沒試過啊,怎可以不給我試的機會就stop me。

有錢人有錢過了,說一句有錢也不外如是,窮人沒試過,你就要窮人一步登天進入有錢人的思考領域? 實在強人所難。

  

有能本事玩過hasselblad xpan 或fujifilm tx xpan的,固然好,但在正片已死,負片益貴的今天,用fujifilm gfx 機身,爽玩一下xpan構圖,亦算是件賞心樂事,看似無謂,卻實過癮。換一個接環方式,om to eos to gfx,後口大一些,看看是否邊位入光有改善。依然是天價的om 21mm f2,配富士gfx 機身直出jpeg mode 「classic film」。又進入xpan的思考領域。

一張gfx的jpeg 差不多8200x3000左右,像素解像和表現力,基本上足夠了。比真用菲林xpan拍完再交店家scan出來的數碼檔更大。

olympus om 21mm f2 配上classic film 富士菲林模擬的效果,又的確幾出色,反差不像使用nikon 鏡般高,om的明暗過渡,在這個風格下展現得不錯。當然,135鏡逆插44x33,兩邊的失光,無可救藥。

當年大陸攝影巨網,茶片坊流行兩個字,「磨鏡」。意即一支鏡頭的味道,要長時間去拍攝,扭對焦環,轉光圈環,用你的生命,時間,創意去磨擦,才能激發這支鏡頭的火花,感受此鏡實力和魅力。

這種磨鏡理論如同盲婚啞嫁後,慢慢地發現妻子的好處,最後斯德哥爾摩式地享受和習慣妻子是好的,做什麼都是世上最好的那種感覺得像。有得選擇,又為何要磨死一支鏡? 人類啊,最好的能力,是習慣,最差的能力,亦是習慣啊。

最美滿,當然是天天換鏡玩,做一隻沒腳的雀仔,享受首次結識的初戀新鮮感,那一種無知,那一種不知所措,那一種對未知的期待,那一種興奮與失望。

攝影迷人的地方除了在享受攝影成品之外,還有攝影過程中的種種樂趣,這些都是攝影的一部份,單單用攝影來賺錢,來搵錢,還自詡自己是專業,是大師,不是快門操作員,要人人尊重他。那和佛教開個寺廟收遊人錢,用佛教來賺信徒錢的和尚,沒多大分别。都是打份工,搵食啫,犯法啊。串黎都無謂啦。

所謂的藝術,有時可以就一個idea,不停地做,出出書,擺個展,賣一賣周邊,作品放入了博物館,見見報,又一代宗師。

    

像台灣友人用老蛙wide鏡拍狗狗,心情沉重地說,狗狗都變馬馬了。嘿,你堅持天天用老蛙拍狗狗馬馬一面,不斷做,不斷曝光,展覽,相集,出書,見報。狗狗很馬,就會是潮流,拍盡不同的台灣狗狗,各種狗狗,讓大家發現狗狗很馬的一面,世界變可愛,自己的錢袋也一樣會好可愛。

當然,以上加上的不是一隻男人的手,而是美女的巨乳事業線,頂著狗狗的馬鼻,這個成功模式會加速得更快。狗bb 缺奶水,人類也是,嗯,大家都是狗。

om 21mm f2 著實是一支不務正業的超廣角鏡,近攝比中距遠攝的解像力好得多,也有味得多。

人世間每曰每多不平事,曰曰新鮮,獲獲甘,不論北上廣深,還是俄烏戰爭,看不透的操作,想不明的道理。但有一點,每按下一下快門都會提醒我自己,搵錢這種下作事,工作做就好了,連自己興趣玩的開心,也去炒鏡,買賣,收錢攝影,好味道的老火湯,都因為開店做生意,變味了。

有一些街拍愛好者都喜歡一堆街拍理論,怎拍怎拍才叫街拍,才好,才優質。當你讀過設計,又覺得很無聊,因為就是把設計原理學的一大堆東西,用相片傳達出來,嗯,很功課sample的味道。好是好了,但多了點造作就是了。當然照片很美,美是美矣,也就只此而山己。

那些些設計美的照片不好嗎? 好啊,很好啊,讓人看到現實世界中的種種設計,多好,活在他人的設計中,欣賞他人的設計,對比,多少,反差,線條,透視,比例,大小,單色,色彩,陳列,排比,迫爆,感官,氣味,韻律。

好美啊,也就中計了,一切的回應,都是設計。走不出八奇的思考領域啊。

「那像你這樣鳩拍有意義嗎??」

沒意義啊,你人生還活得不夠意義嗎? 小時要讀書合格,考試又要高分升大學,養父母,養家,供樓,所有種種都在講意義。

連拍張照玩玩攝影你都還在談意義,不累嗎?? 興趣來嘛,不如,按下快門,放開shutter,輕鬆一下吧,香港人。

把攝影當成呼吸一樣自然,不好嗎? 耶穌都在廟街了,還沒睡醒?

生死之間也不過幾十年,不好命如李小龍早早就死了,做過活過的事,精彩到今天也記得,多好,最重要,是留下。總有人放棄,走了,又有誰有勇氣,不為設計好的人生而活,不為設計好的美學拍照。

xpan又幾好玩,興趣來了,想把很多鏡都插上玩玩。

瑞光的鏡頭,配gfx 的感覺都幾好,直出的菲林模式看著都幾舒服。

135鏡上數碼中幅的缺點,在xpan 片幅中被收窄到合理範圍,都幾好。

如使用菲林,一定沒法像數碼亂打xpan 片幅,逆插老鏡,享受快感。

像換一個角度看一下這個熟悉又不太熟悉的佐敦。啊,我也是地縛靈啊。

很多街拍大師都很期待慢慢等待自己想的畫面出現。如同陳偉江被採訪所說: 「我沒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個畫面本身就存在,只是剛好我出現了,在這一刻,我拍下了。」

而後,繼續拍,我的阿婆推車,阿伯單車。

不思進取,技無寸進,才能展現人類的墮性,重覆地做,不停地做,做一個享受快門的操作員。

經濟復興? 澳牛排長龍,不是遊客啊,到底有多愛吃.......如同街拍,我想不明白。

試拍幾張xpan,再用LR 合成,居然都可行呢,又多一個玩法。

拆了一半了,這個停車場的時間,如同香港,所剩不多。

f2,f4,f8 三級光圈下的表現。中心是有提昇,邊位還是肉肉。

算了,缺陷也是味道。

xpan 中毒,下回就試試福倫達的wide angle xpan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