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 攝影世界 > 相機 > Panasonic S9 > 正文
Leica M11P vs SL3 vs S9 旁軸老鏡邊位小測
2025年03月04日 Panasonic S9 ⁄ 共 1116字 Comments Off on Leica M11P vs SL3 vs S9 旁軸老鏡邊位小測 ⁄ 被围观 330 views+

在網絡世界一向盛傳,leica m系機,sl系機身,sensor 針對旁軸作了優化,轉接旁軸老鏡頭都比其他品牌的機身為佳。

sony ,nikon z,canon rf,都遠不能比。那,panasonic 松下 s9 呢? 同屬 L mount 陣營的一員。

這邊位的成像,會否有很大差異? 緣份到,來一場小測。

小測鏡頭分别用了兩支。

一。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二。voigtlander ultra wide heliar 12mm f5.6 aspherical ii

 

名為小測,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測試,就一個打工狗用個 lunch time 偷閒拍幾張,姑妄看之,自行判斷。

作成像對比的機身分别為leica m11p,leica sl3,和panasonic s9。

先來看看 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左面是圖片原張,右邊是corner 角位。都是按圖片,原圖連結在圖片之下。

一,leica m11p

  

左原圖右原圖 <-- 請按此。

二,leica sl3

  

左原圖右原圖 <-- 請按此放大。

三,panasonic s9

  

左原圖右原圖 <-- 原圖按此

21mm 焦段的旁軸老鏡對比小結:

由於m11p sl3 的像素都較高,就算邊位肉化,但效果都會比 s9 好上一點點,但不太多。

和在菲林上邊位的成像比,自然有很大差距,同樣三台機都是去到最角角位會快速畫質變肉,極速下滑。

當然,沒有紅閘,是一個福音,但,如果邊位畫質和菲林上效果相去不遠,就更叫人感恩。

幾萬元一台的機身 vs 幾千元一台的s9,差距如果不明顯,嗯......

是囉,s9 夠用了,s9 世一。

接下來。

到 voigtlander ultra wide heliar 12mm f5.6 aspherical ii

看看12mm 下的邊角效果

一,leica m11p

  

左原圖右原圖 <-- 按此放大。

二,leica sl3

  

左原圖右原圖 <-- 按此放大

三,panasonic s9

  

左原圖右原圖 <-- 按此放大

 

12mm 測試小結。

福倫達的12mm 二代,當然一定未能滿足高像素相機的要求,不過,單看看邊位成像就可以了。

仰角有點不同,但劣化的位置都大約一致的。

三台機身都在差不多的角位出現畫質快速劣化。

看來,不存在m機,sl機,比之松下s9 邊位角位成像更佳的可能。

或者是因為像素關係,出現的一種視角錯覺吧。

人眼,從來都不可信,大腦,更是常騙我們? 如何說明?

又用這張圖作結吧。

  

圖中的這個棋盤陰影錯覺圖,b位的色是和a位一樣的,但你不連起來,是不會發覺。

人腦可信? 攝影師天天說「我信我的眼」可靠?

不過,沒所謂啦,偏色就富家子弟富士色,過曝就曰系發色小清新。

只要還能自得其樂,又還求甚麽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