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17mm F4 TSE 之前逆插上gfx 50r 試一下4433的最強廣角成像圈效果。邊位都係一般。
好吧,今次回歸135片幅,又看一下Canon 17mm F4 TSE的廣角效果如何。canon ef 年代的末法廣角鏡,自然要用來拍石硤尾末法時代的最強「私人屋邨」。
一看此鏡前面這迷人的大眼睛,就知前置濾鏡沒運行,真給你用支架裝上去,邊位也會不斷內反射。
Canon EF 17mm f4 移軸鏡 GFX 上最Wide享受
後置支架我是支持百諾Benro Aureole那一款,但電子支援太差,又不更新軟體,很失望。
大坑西邨的歷史就不必多言,要多悲哀自然能在wiki或facebook上體會。先看看使用移軸功能拍的大坑西邨外圍先。
作為鳩攝流的鳩影友,出門拍建築遺照,不帶腳架是常識吧。所以,手持防震玩移軸嘍。
f5.6 光圈拍攝,原圖按此 <-- 中心解像力當然很ok,邊位嘛...
都是收f5.6,沒陽光的曰子拍,好像不太美,或者要找一些大風大雨的夜晩,美景良辰的黃昏來影,才可以有另一番滋味。
但等得天氣來,可能都已拆了。
以為已成廢墟,原來也有重兵把守。時移世易,當年最舒服的居住環境,今天可能都被人貶彈至一文不值。
本以為canon 17mm f4 時在135片幅邊位效果會很好,結果發現,不收到f8,不太見得人。
好像會都走光,只剩他一戶。不知有沒有得給點錢上門約拍。
原圖按此 <-- 邊位肉肉,不收光圈,食得屎。
在香港玩超廣角,基本就是建築攝影流的事,因為香港建築之美,獨步全球,無數的大型居住空間實驗都在香港完成。
一個大大領土的奧地利才幾百萬人,香港一丁點地方就七八百萬人,還有60-70% 的綠化帶,這不可謂不強大。
當年建築物料幾好,簡單,強健,耐操,這麽多年,也都還見得人。
舊型樓苑人文社區的清拆,沒落,相信是香港人文生活的重大變遷,正式進入人與人交際的末法時代。
商場式監獄級管理交際。神說,人皆是主的羊,真沒錯,奴性重。
人人以住在商場監獄為榮。
一場來到,可不能不在例位南山邨打個咭。
當世上再無地舖,當巿面再無小店。人會說,現在是網購零實體店時代了,科技大革新了,别追落後,要upgrade。
但人還是只有24小時,人還是會餓,人還是要等月頭出糧,人還是要用錢。
基本的東西都沒有upgrade,那upgrade一些令你失去基礎機會的東西,有何用?
太方便,失去工作,太方便,被逼買商場貴貨,太方便,月月不工作也要支持幾千元管理費。
明明活著就本身不貴,但偏偏要活得每一秒都要課金課得金貴。
到底,不用錢甚麽都有是威? 還是花錢甚麽都有才是威?
感受一下過渡移軸黑白感,又等下一個回合。
到時真心用一用filter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