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這支Minolta MC 100mm f2.5 PF 是菠蘿釘版,不是傳說最美散景的銅身版,不過也算是minolta 100mm 人像鏡最大光圈鏡頭。小試之下,散景也是很迷人的。菲林雖是用vista 200,但出來的色,比預期的還要濃。全開光圈,拍出來中焦位也是十分sharp的一支鏡頭。
還有一支對上的大師兄,傳說中的mc 100mm f2,無緣一玩,因為未免太貴,老minolta 就是要享受其價廉物美成像佳的味道。
100mm好說是tele,當然要拿來試試中距離表現。
想不到全開光圈無限遠也是很sharp實。看來minolta 在100mm真的很用心。
f2.5真心銳利清晰,捐款箱幾個字及衣服上的細節都交代清楚。
大圖:https://c1.staticflickr.com/5/4456/37926853341_53bf789007_k.jpg
在近攝之下,散景感覺好像有一重奶油抹在光點前。
如果說這是老美能達的散景風格亦不為過。
無忌上,也有分析過此鏡的不同版本。
http://cnc.xitek.com/thread-122300-1-1-1.html
成像結實,色彩飽滿,散景奶油,基本上是一支人像妙頭。
minolta mc pf 100mm f2.5 拍出來,感覺膚色,衣服等等,都有很好的光暗過渡。。。不愧是曰本leica啊。
可惜就沒有美女可以為這支minolta 100mm f2.5開開光。
我另外有一支minolta af年代的100mm f2,也是高質水準,想不到mc年代的100mm f2.5一點也不弱。
中焦的細節,用來聞相也足夠,這點比較意外。
聞相圖:https://c1.staticflickr.com/5/4449/24075847298_c070bfc706_o.jpg
有別於nikon的死硬sharp,minolta走的是柔和及過渡的清雅路線。
100mm的人像魅力。。。當然要影人,尤其影白人更是一流。
九公燈陣,試每段距離的散景變化最好。
每一個時代的100mm f2.5
1968: MC TELE ROKKOR-PF | Style: MC-I
1970: MC TELE ROKKOR-PF | Style: MC-II
1973: MC TELE ROKKOR(-X) PF | Style: MC-X
1976: MC TELE ROKKOR(-X) | Style: MC-X
1977: MD TELE ROKKOR(-X) | Style: MD I
1978: MD TELE ROKKOR(-X) | Style: MD II
1981: MD | Style: MD III
肌色的表現,和vista結合用,好鬼有真實的戲劇感。
用來拍拍小物,色彩也是濃烈得一陣一陣。
以一千不到的價格,就能把玩這種頂級人像的味道,minolta真是窮人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