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ica Electron 45mm f1.8 的跟機鏡頭和konica s2 都是一樣的,是hexanon 45mm f1.8,六片四組鏡頭。今次殺機取鏡後,這支鏡還可以體會特别造型的小精靈光圈。
直接改上e mount 使用,上鏡光圈由 f1.8 - f16。是一台很受歡迎的旁軸機仔。45mm f1.8 規格不算很特别,不過單是廉價的機身,就很吸引我殺機取鏡改裝上數碼相機把玩。
成本低,就是一切啊。
這台機是1966年出產,鏡頭只有兩片光圈葉,能造成小精靈形狀,但我好像都只是全開把玩。
改造後,近攝有少少優化,突破本身的0.9米差距。
sony 收購了konica minolta 光學部,現在殺鏡上sony,算叫血脈反噬嗎?
個人很喜歡改鏡,全新的老光學數碼體驗,又比很多新鏡都要便宜。當然有時改鏡的玻璃未必是頂級,但歷史感滿滿的感覺,都不錯嘛。
或者因為是旁軸鏡頭,就算45mm,在sony a74 上的邊位好像都不算太好,或者,在nikon z 系列機身上可能會更好。當然,用leica 機應該最好。
改m 的難度會比較高,改sony e 就相對簡單,買個現成的套件,一夾就可以使用了。
殺改了很多鏡,還有近幾百台未殺,但已殺的又沒空去試,人生的時間真不夠用啊,時間太碎,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的時間很少,真痛苦。
konica 這支45mm f1.8 鏡頭,成像在三千多萬的數碼機身上都很好,意想之外,而四角的解像力表現差勁,不在乎啦,旁軸鏡的常態,已習慣。
食得咸魚抵得渴,預計內了。
努力鳩試鳩影完手上的改鏡先。
一支一次數碼,為何就如此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