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gtlander Prominent Nokton 50mm f1.5 在數碼上就只上過a7r2,原因是kipon轉接筒上m機黃斑不準。現在配上鎰鋒筒,黃斑自調,操作方便,有機會要用死黑的質感千禧CCD,leica M9P來體驗下。在未玩leica ccd之前,就先委屈這支福倫達的神鏡,使用nikon z6來拍拍人像,看看當年福倫達的王者標頭大光圈人像感覺。
鎰鋒筒基本上是抄哈克的,還相當經濟。現在有螺口款的筒,用來種鏡用,實在不錯。加上nikon z的神力環,對焦距離長,簡直是轉接神器。
老福的解像力在nikon z6上,不算突出。
但老鏡的味道,就十分出色,在1881 拍旗袍,直出都有陣陣的民國風情。
主要是因為在數碼上,那極淺的景淺加在焦外的柔和所造成的氛圍,如把人放在邊角,就算中焦都有一種畫質崩潰的味。
收光圈用,解像力完全沒有問題,收f2,已非常sharp。
不叫做試得很好,只是在1881 試了幾張,總體覺得,留一個懸念給自己找日,用leica ccd再試一次。
接下來,還使了canon ef 100mm f2。
鏡頭不錯,直出都有種粉嫰味道。
ef時代的鏡頭,真不可以小看,拍出來的感覺,特别有電影感,反差,色深,肌理,膚色,清晰度,都是上乘。
這支ef 100mm f2 canon很便宜,不是紅圈,是金圈,上gfx 也有暗角,不cover 4433。
就算使用nikon z6機身,也能感受到canon 對人像,肌色的那一種理念。
此鏡又輕巧,個頭不大,當作隨身人像鏡用,也很合適。不過頂級的ef 85mm f1.2 和ef 100mm f2一比,應該沒人會刻意選ef 100mm f2。
最後,來兩張100mm f2 canon ef的夜景解像力。收了光圈,f4,表現,標準。
原圖: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751276026_a84b26ffa1_6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