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a Lab Similar M 35mm f1.4 算是一支趕上了國產復刻聖光大潮,但真到手一看,鏡筒的復刻造工一般,屬價廉物不美那一款,對比POLAR 七枚玉,ARTIZLAB 聖光,和和平聖光這幾支仿LEICA 筒身和光學的鏡頭,單在刻字,和字型上已輸了幾條街,還有濾鏡卡口,鏡前銘環,又輸多三個街口。是有一點弱。
好吧,不說筒身造工了,玩鏡,就是要玩光學嘛,今回就用松下S9,感受一下香港製造的聖光,在PANASONIC S9 旁軸優化的SENSOR上,有何威能。
在鳩玩的同時,也去求證了一件事,有些鏡雖然同光學設計,但也有可能在玻璃用料,COATING上有所不同,光圈不一樣,成像也會有所差異。
這支 Artra Lab Similar M 35mm f1.4 推出了黑漆和銀版,這筒造工和對焦手感不算很好,尤其對焦環的那個厚度,有點奇妙,不過,最奇妙是上遮光罩後,奇醜的感覺。
古有百變小櫻,今有百變契卡 35MM F1.4 II,右下圖就是契卡的光學圖,很來ARTRA LAB 出NONIKKOR 35 1.4,換了一個NIKON 筒身,又當一支新鏡,其實,也是契卡鏡頭一支,現在出 M MOUNT Artra Lab Similar M 35mm f1.4,也是沒改動,換筒的契卡鏡,最少有個 M MOUNT,當買宮崎伯改造筒身?也值幾分錢吧,鏡玉值幾百,個 M MOUNT 筒值二千?
CHEECAR 35MM F1.4 也有另一個貼牌鏡,Pergear 35mm F1.4,就是這支,在外國被封為最 Pergear 35mm 1.4 - The cheapest 35mm fullframe lens。
不過,一切講求包裝,換一個筒身,NIKON 風情,LEICA 風格,賣貴幾千,很合理哦。
雖知同一個女生,換了身衣服,OL,女學生,女教師,空姐,可是不同價格的。
想不到,2025年,連出鏡頭,都玩到制服誘惑,香港企業的創意,一絕。
我專程走了回朋友處,和他手上的NONIKKOR 35MM F1.4 對比了一下鏡玉和實拍散景,嗯,一樣的。
每一片玻璃的反射位,反光面,都一致。不過有一兩片好像COATING不同了色彩,會是批次問題嗎?
只是,國產鏡頭,實拍的發色,總是怪怪的。
國產CHEECAR廉價鏡頭為何可以廉價,主要就是使用廉價的光學玻璃,有何問題?
菲林年代問題很大,但今天數碼當道,一個 LUTS 風格已多幾重變幻,相對來說,成像,風格,色彩,你當吃吃另類味道,還可以的。
Artra Lab Similar M 35mm f1.4 的「SIMILAR」,確很 SIMILAR 契卡成像,不過有M MOUNT,而契卡沒有,還是有其存在價值。
最少可以上天工環玩 AF 哦。
中心中焦成像解像力如何?原圖按此 <-- 自行觀瞻。
此鏡值得保留繼續把玩?對於愛缺陷美的我,沒疑問,不會賣的。
始終是一支 M MOUNT 的契卡 35MM F1.4 二代嘛,在這個巿場上,的確可以佔一席位。
泥濘感重的發色,特別帶一陣「窮」味,後期打色高手,應該問題不大。
直出流的話,則要在機身風格中多搞搞。
熱愛黑白的朋友,則不用理會太多。
不少 M MOUNT 玩家不太喜好這支契卡鏡,在國內WECHAT群中都傳透天,就一支契卡M MOUNT還賣幾千,智商稅高了點,如何合理避稅,入一支契卡自改M MOUNT。
道理是這道理,換筒當新鏡,連 T* COATING HFT COATING 也沒有改良,是有點傷心。
但。。。好說是香港設計,香港某網台自主研發,「香港製造」。
如此多香港元素的鏡頭,SLR MAGIC 都企唔穩啦。
三支國產聖光鏡,還差和平聖光未有緣份到手,期待崑崙三聖齊聚我手的日子。
最後,看看黑白效果。
一轉黑白,鏡頭味道馬上提升。
世上只有媽媽好,黑白的感覺真不錯。
娘親不會錯,黑白一定好。
鏡頭唯一最大的缺點,就是逆光吧,連黑白化,也救不回來。
看一張原圖,又終結這個回合。
原圖按此 <-- 能改善COATING的話,廉價國產鏡理論上真的可以如中國電動車一樣,劈死全球鏡頭,但,沒利潤可言。
令夕陽工業,更加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