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宮崎伯伯一把年紀,不斷推出好多充滿缺憾的小巧鏡頭。廣角鏡方面,什麼21mm 28mm,真是lomo級玩味。另外兩支50mm f1.1 f1.3,又是柔焦之作。我本以為leica 11663 35mm f1.4已夠小巧,想不到宮崎又出一款什麼有apo加持的35mm f1.4,全名MS-Optics Apoqualia-G 35mm f1.4 F.MC。這支宮崎光學 35mm f1.4,放在a7r2上試了幾張全開光圈,出奇地銳利啊。
很多人買這種鏡頭追求靚num,我沒什麼所謂,67就67吧。試玩機身leica m3,film is kodak 125px b&w。感覺一下leica的黑白味道嘛。放上m3,那黃斑也準呢。
由宮崎伯所手寫的mtf表中可見,f1.4的中心和邊位,真的有超大的變化。f2.8和f5.6實也真的可比原廠鏡頭。這支35mm的小廣角,有機會在鏡味上壓得住八妹之類的鏡頭。四組六片,12片光圈葉,加上比八妹還要小巧的外型,絶對是誠意之作啊。不過那個遮光罩用旋入式,扭入的話就沒法用鏡頭蓋。真他奶奶的有趣。
高斯結構果然是皇道。這顆鏡頭的設計,和contax g35好像,最前組的玻璃比最後組的玻璃小,會不會是為了加強近攝的效果?
由於我使用的是m3,沒有眼鏡,沒有35mm框,都是捉拍快攝,估焦娛樂。
基本上都是f1.4全程拍攝,人眼隨意測光,自由頹曝。周邊失光很明顯呢。但銳度反差都很不錯。有老鏡風骨。
先不論有沒有中焦,單是這個旋味的散景,已是很多老鏡控的最愛。
還是很少人把宮崎的鏡放在film上玩。其實味道和數碼真的好不同。a7r2機身上,這鏡的表現真的好正。
連用film拍都有這種中心銳度,那可以想像,數碼又怎會差哪去。不過用數碼試宮崎鏡,是一種不尊重老人家創作的行為哦。人家要玩復古味嘛。
中心解像力,真的不差。不過周邊失光問題挺大的。沒法啦,宮崎鏡就愛玩lomo。
這支鏡頭最有趣的是他的最近對焦,可以衝得超前啦。
但沒有黃斑合焦,還真不知自己中不中焦。
這就是最近對焦的test,估錯一點點,差距天與地。對頭就變手臂,散景還有少少放射性。
這鏡配上m3還是不夠低調,如果有台black paint就一流了。
看看此鏡的變形控制。中心清邊位霧,真是復古風做到足。
對於宮崎的鏡頭,玩下啫,真不用太認真。不過很多人認為這個價錢,這種素質不值得。但值得與否,有時不是看錢的。現代人總覺得可以錢來衡量東西,但錢這種事不過是信用的演化,談不上有什麽價值,當人不信錢,錢就是垃圾。
下回用這支鏡頭,又試一卷彩色的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