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Canonet 28 是Canon Canonet QL 17 的廉價版本,跟一支canon 40mm f2.8 五片四組鏡頭,1971 年推出,定價18300日元。作為入門機非常暢銷,一直熱賣到1976年。今次殺機取鏡趣趣地直改E mount 玩先。使用調焦筒,對焦無界限。
最近很粗淺地試了很多旁軸殺機鏡頭,不快寫一下,都不記得自己玩過。用數碼機試鏡速度提升太多,打字書寫的速度跟不上啊。
這支canon 40mm f2.8 旁軸鏡在sony a74 sensor上邊位成像不算好,40mm鏡,邊位也不好,嗯....是味道吧。
40mm 這個焦段大光鏡不多,旁軸鏡有不少,vm 40mm f1.2和f1.4,minolta 40mm f2。單反鏡上就dkl 的福㒢達40mm f2,konica 40mm f1.8,日福的40mm f2,om的40mm f2。
先來試一下各級光圈的效果。菱形光圈,散景效果因為f2.8,抽離感不強。
adobe 終於把ai加入photoshop中給大家提供娛樂,主要現在第一個功能,photoshop beta ai Generative Fill,生成填色。無中生有,擴充畫面,修改影像,都可以。不過新出品,有很多要修正的空間。先來試試為空無一物的畫面加一隻小狗,狗過馬路在陽光側射的時間,可遇不可求啊。現在加上去,效果都ok,只要影子方向不太對,和燈倒影方向不一致。
接下來試試擴充畫面,這個效果的ai 表現就差很多了,看來複雜的畫面,使用這個功能不算太好。
不過這個功能出現,方便了所謂風景大作,銀河雲海日出,完全沒問題。
此鏡就算中焦,也會產生有趣的柔和感,是來自canon的關懷嗎?
看來是sony sensor 問題,邊位效果真的很一般。
收光圈當然可以改善畫質,但都已經f2.8了,沒這個必要啊。
享受canon 平滑過渡的漸暈效果,用來街拍也很有味。很多人喜歡用黑白街拍,說更易處理,個人就喜歡色彩,雖不怎樣,但黑白總有種救相才用的味道,不太討喜就是了。
殺機取鏡改鏡的世界真的很大,很多鏡玩....專心攝影之路,遙遙無期。
唯有安慰自己,追求攝影成像影靚相的,最終也只會被ai 取代,唯有左試右試,拆鏡改鏡鳩拍的行為,ai 沒數據,取代不到我。
能堅持做一件不被ai 取代的攝影計劃,感覺馬上崇高左好多。
嗯,又好動力繼續鳩拍下去了。
好懶啊.....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