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ODA KOGAKU SUPER ROKKOR 5cm f1.8 為千代田光学精工時代最大光圈的一支旁軸鏡頭,味道如何? 個人覺得不如chiyoko 5cm f2 美,而且現在價格也貴。今次也是粗粗樓下試一卷菲林,proimage 100,配leica m2 repaint matt black。
鏡頭外型具有canon ltm味道,和chiyoko 不同。
感覺上,和幾百元的canon 50mm f1.8差不多,不過chiyoko和canon就差個品牌,價格也廻異。
最細光圈f22,六片五組,十片光圈葉,最近對焦一米。
不是令人驚豔的規格,但一家人齊齊整整,有緣見便宜,就入手。初步菲林觀察,中焦成像,畫面中心,都算是清晰銳利,全卷沒用遮光罩,光圈全開。
四角失光也沒有什麼好討論,老鏡風情。
散景感覺? 色彩味道?? 有種來自六甲山的冬曰味?
四周成像下滑快。
前散,後散都會帶有柔和霧氣。
近攝石路感受銳利,其實....快門走火。
金屬感,鏽蝕味。
大光比下,畫面.....好像在拍八十年代的相片一樣。
室內燈光。
這支1958年出產的鏡頭,據說使用了Minolta Achromatic Coating。
作為planar結構,實力不俗。
試玩此鏡,感覺最佳效果都是三四米時,背景的虛化,神奇地有一種抽離感。
不論是前散和後散的表現,都令人有使用中片幅的景深感覺。
使用50mm 捉拍,是有點難,不過得出來的抽離感,當然比35mm好很多級。
如果就街拍來說,選28,35還是50? 不想太和人親近的話,50mm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距離。
最少能勉強全開光圈捉拍。
而使用50mm,如還能成功pan鏡捉拍,效果當然更震撼,都不用理會構圖,單單有公仔看,已開心。
幸福和快樂感覺從來都有三個層次。
只要你吃不飽,那吃飽就是你生命最快樂的事,夏蟲不可語冰,快樂幸福一也。
率性自然,任意無為無不為,錕鵬怒飛,快樂幸福二也。
萬化冥合,身融萬法,幸福快樂三也。
我膚淺得很,鳩影一卷,鳩試一鏡,有公仔,捉拍下,成功,失敗,都開心,還是一隻小小的夏蟲。
任意享受自己的攝影道路,本身就很開心。
只是更多人攝影是為了被囡囡欣賞,被他人欣賞,要去拿獎,要去搵食,無話唔好,只係心為形役,返工都已經身不由己,連找個興趣都不由自主,累不?
世界上有一些職位,可以不存在,但存在了,也就養活了更多人。
無論怎拍,結下緣法,也是不俗的玩法。
最後一張收f2.8拍一拍太陽直擊效果。
曰鏡的標準味,全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