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Ding 50mm f1.1 這支國產鏡頭都算傳奇,應該創造了國內同一支鏡頭更新換代最快紀錄,前前後後,差不多有四代。一代的e52 口徑鏡,二代的e52 改良光圈和對焦,能有f1.03。三代的e58口徑,四代的e58口徑改良了一片玻璃,加上遮光罩,光圈位方向修正。
也就是說單單e58 這個版本就出了兩代。四代的更新也不過是一年內的事,這種精益求精的匠心,在現今資本主義的世界,簡直曖心。比福仔猛出50mm f1.5 打之前那款50mm f1.5 更誇張。
友人入了兩支Mr. Ding 50mm f1.1 E58 II,一黑一銀。收到貨後馬上拿過來和我前兩代比一比,三代同堂,看起來,e58版本二代目的外型應該是吸收了不少用家意見去改良的結果。對焦環的寛度提升,光圈玩的方向轉成逆時針,字體使用方型起角的fonts。
遮光罩像宮崎一樣,可以扭出和反cap。但返cap後就看不到光圈定位點。似乎因為改了一片玻璃後,coating 也有點不同,ding 50mm f1.1 e58 二代是紫色的,而e58 一代則是綠色。
粗淺地接上sony a7iv,速食一回,看看新版的丁鏡50mm f1.1 e58 ii 成像如何。
三支放上sony a7iv,簡單比比,看起來像差不多,排行由上至下,ding 50mm f1.1 e58 ii,ding 50m f1.1 e58,ding 50mm f1.1 初代目。
最簡單的直觀感覺就是,二代e58 比起初代目,散景像多了一種柔焦味,嗯....好像是。
先試一下 Ding 50mm f1.1 e58 II 的散景味道,全程使用f1.1 配sony a7iv 無filter 裸跑。
就感覺來看,好像比之前幾亮色彩方便有種亮麗感。
感覺上二代的遮光罩好像有點加強了失光.....可能感覺錯誤?
Mr. Ding 50mm f1.1 E58 ver.2 整體上使用,好像真的是有所提升,f1.1 很淺,中距離中焦會易一點,越近攝,合焦範圍越淺。
和當年七工匠的50mm f1.1 比,散景高自然不是一兩個班。當時,時代不同,其二,七工匠都是為了賺錢啦,到現在,也沒有更新新的50mm f1.1。
看來是私人鏡頭作坊才有這種換代的激情,像宮崎伯,一支28mm f2 ,都出了三代。雖則,怎改良都有點差。
但丁鏡的f1.1 光圈下的抽離感,在中距離下,越來越好,這也是改良之處嗎?
不知還會不會有丁鏡50mm f1.1 e58 第五代的更新.....難以想像,丁師傅追求極緻成本,極緻光學的改良極限,可以去到,幾盡。